真實道場 及時精進
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○一七年六月一日至十八日
.jpg) |
畫作/林淑女 |
眾生有苦難,
就是菩薩精進用功的時候;
平常聽的法,能及時應用付出,
是最真實的共修道場。
六月二日梅雨鋒面籠罩臺灣,降下罕見大雨,處處傳出災情,山崩、路斷、淹水,泥水灌入家園。氣候極端,大自然威力驚人,要戒慎虔誠。
許多幕後英雄堅守崗位、默默付出,冒著風雨搶修電力,不顧危險打通道路。歷經災難,人人更要覺悟,珍惜資源、愛護大地,節省用水用電,這是回報天地最好的方法。更要常懷感恩,感恩無數人維持日常生活便利。
豪雨不停,各地區的志工菩薩無間斷地回報災情訊息,救災的心情急切,等雨勢緩和一點,就趕緊出門,能夠走多遠就先看多遠。發現哪個地方缺水電而無法烹煮,就趕緊準備熱食,親自送到對方手中時還是溫熱的;有一位居民說,是這輩子吃過最香的一頓飯。
平常,慈濟志工會接到鄰里長或社會局人員來提報或委託,社區中有哪戶人家老弱病苦,無法整理家園,垃圾或穢物已累積十餘年,影響環境衛生,希望能夠一起來清掃改善。
慈濟人訪視,了解對方的苦與難,有時候一而再、再而三溝通,才能獲得對方同意入內清掃。志工不畏辛苦、不怕髒污,徹底清潔後,也會送來家具布置,讓對方安心,並且後續陪伴。
但水患來臨,泥水湧入,淹沒家具甚至地下室,即使平常生活無虞,也會失去常軌;這樣大面積的受災,更需要人人愛的能量付出,整個北區志工投入,相互支援。
儘管慈濟人不說辛苦,但清掃還是很累,七、八十歲的志工不顧一切,跟著團隊接力清運淤泥。照片上,大家滿身泥濘,在休息空檔相互倚靠睡著,真正是累倒了,令人感動又不捨。
有些獨居長輩住在山上,慈濟志工前往家訪,細膩地了解受災情形、災後是否需要幫忙;老人家拉著慈濟人的手,捨不得放開,志工知道他們受了驚嚇,趕緊安慰壓驚。
有些地方車子到不了,志工背負著生活物資徒步前進,真的是隊伍浩蕩長,愛的能量無處不在。他們走過的路,能安別人的心,自己也安心;能拔除別人的苦,自己也會法喜充滿。
人人可當菩薩,
隨時發出一念善,
隨手付出一分力。
原本六月初有全臺慈濟人的精進日,因應天候狀況,志工的共修轉為隨時啟動慈善關懷。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眾生有苦難,就是菩薩精進、用功的時候,志工煮熱食、送餐盒、投入清掃,這是最真實、最及時的共修道場;溫暖對方的身和心,恢復乾淨的環境,真精進就在這刻間。
發菩薩心,是時時用心;平常修德,讓人人對自己有信心,遇到困難時能夠放心接受幫助,解除一時煩惱。
天天聞法,要能應用在人間事;一旦有境界浮現,聽的理與做的事會合,付出就不困難。苦眾生之苦,對方受苦如同己受,不會去分別「是不是我的親人、是不是我認識的人」,以無我的精神去幫助。
打掃時泥土沾染全身,卻染不著心,回去清洗後,明天再接再厲再投入;心清淨無染垢,還從境界中感受良多—— 因為親身投入,他們體會到受災的住戶更為辛苦,沒有地方可以坐臥;更深刻警覺無常,再堂皇的居家環境也不堪一次災害。
付出無求,但看到對方展開笑容,回歸平常生活,即是最大的欣慰,就像道場共修圓緣回向,如是法、如是行、如是體會,法喜充滿。
在新北市雙溪區,慈濟志工陪伴七十多歲獨居的翁先生已經多年,雖然他有妻兒,卻無法與他相處而離開。豪雨前夕,志工再度為他清理環境,垃圾囤積如山發出異味,但「既來之,則安之」,群策群力完成工作。投入打掃的志工王再發說,既然是自願要來參與,就要盡量克服,以「將心比心」的心情來做。
協助翁先生沐浴後,志工勸說,他身有殘疾,沒人照顧,是否考慮去養老院;就像老媽媽對老兒子一樣溫柔體貼,慢慢地懇求他。他終於點頭同意,讓社會局人員為他安排後續。
志工耐心與他互動,沒有怨嫌,以大仁、大智、大勇的菩薩胸懷,關懷他十餘年,只求他平平安安。哪怕路多難走,環境多麼惡劣,甘願克服,只要有心,坎坷的道路也可以走成平坦的菩提大道。
菩薩不是遙不可及,菩薩原來是在自己的內心,隨時可以發出一念善,隨手付出一分力量。天地之間災難偏多,善惡極端,因人心不調而起。如果人人彼此關懷,也能為人間創造溫暖安樂。
在菩薩最真實的道場,歷練心得。眾生離開苦難,我們得到妙法,念念為善、步步行善,助人的感覺真好!
修持戒、定、慧,
真誠帶動,沒有偏差,
步步堅定,導向善道。
大陸北京張玉寶居士,二○一四年上培訓課時,聽到師父說,每位志工在社區中都是一顆堅實的種子,他就決定承擔環保。空氣污染、大地受傷,環境問題是人類所造成,他認同環保是人們不可捨棄的責任,不能推託說與己無關,所以用心投入。
剛開始彎下腰撿人家丟出來的回收物,很不適應周圍眼光,但他想,既然其他環保志工做得到,他也可以;於是定下心來,為大地、為人類、為社區付出,不僅自在地做,還積極宣導。
他開著慈濟環保車帶動社區人士一起做,每週的環保日也會準備點心給他們享用。同修師姊說,原本他的個性散漫,卻能一路堅持到現在:「他走進慈濟,慈濟救了他,也救了我。」全家一起投入,淨化空間也淨化心靈。
在湖南長沙,慈濟委員鄧金蓮也帶動環保。原本她想要搬離環境髒亂的社區,但她的先生說,生在這裏就要安住在這裏,於是她轉念:「那我來改變這裏。」
她看大愛電視,知道全球有這麼多國家的慈濟人在做環保;剛開始一定很困難,但她聽到師父開示,小麻雀雖然力量很小,想要滅森林大火是自不量力,卻仍是用身體沾溼水,展翅飛向山林一滴滴灑水,不斷來來回回,終於感動天神降下大雨滅除了大火。
這個故事啟發她,願意去當小麻雀,用心帶動社區,三年多來讓環保落實家家戶戶,而且還「清淨在源頭」。不僅環境乾淨、大家歡喜,社區也提供場地讓她做環保站。
小小的心願能夠影響大大的環境,心念一轉就沒有困難,對的事情做就對了。自己先身體力行,專心一志不偏差,堅定原則,真誠帶動,自然能導向善道,邁出康莊清淨的道路。
好事不是一個人能成就,也需要人來帶動方向;更少不了任何一人,要眾人共同投入。環保是國際間重要的議題,人人安分守己、尊重天地,相互勉勵淨化空間,不能再造成污染;有備無患、有戒無患,從預防人心做起,改往修來,去除貪、瞋、癡,就不會因為欲念再造作無明惡業。
修持戒、定、慧,待人接物守規矩,不造惡因,心不亂、智慧生,增福造福緣。
自治心靈世界,
降伏煩惱,增長智慧;
人心祥和,人間淨土。
經過崎嶇不平的山路,才能到達高峰,居高臨下看到遼闊的境界;學佛者修行的途中,也會遇到種種障礙,慎重、細心地步步為營,發揮愛與耐心,去開通這一條路。
無明要減少,智慧要增長。心地就像一片國土,如果無法統領,煩惱生起,善惡交戰,心靈世界將動盪不安。
調伏剛強的心魔,防非止惡,時時提高警覺,身、口、意保持清淨,不再受污染。
凡夫都有「小我」,我愛、我要、我貪,求不得就苦,得、失也是苦,心胸狹窄計較,難免就構成煩惱,惱我、煩我、苦我、擾我等等。要把小小的「我」、念念的「我」放到天地之間,成為天地共一體的「大我」。
人人自治心靈世界,心寬念純,每片心地乾淨祥和,會合起來就是淨土。如果任由煩惱纏住心念,囤積複製,停滯無法前進,善根中斷;生命有限,時間流逝,慧命也消逝。
聞法入心,將善法用在日常生活中,利益人群。以身體為載道器,多做一天,就多得一天;多付出一分,就多結一分善緣、福緣,自然減少時間自尋煩惱。
心完全向善修行,惡念就沒有入心的機會,瞬間、秒間都要守護心靈世界,讓智慧凝聚不散。請大家多用心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