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7期
2017-06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特別報導
  純素生活誌
  親師生‧坦白話
  大地保母‧新北市
  慈善臺灣‧石門
  同個屋簷下
  慈善國際‧宏都拉斯
  慈善國際‧菲律賓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晶瑩童心‧印尼
  健康百寶箱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南
  阿板薰法香
  真情映像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7期
  比楊過斷臂 更困難的重接手術
口述‧鄭立福(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) 撰文‧葉文鶯 插畫‧葉晉宏

萬一不幸發生斷肢意外,
用溼毛巾包起斷肢放入塑膠袋,再放入大冰袋內,
保持低溫、儘速送醫,接下來,換醫師們接力上場了。

我是金庸小說迷,他的《神雕俠侶》有一章「意亂情迷」講男主角楊過斷臂。

郭靖的女兒郭芙喜歡楊過,偏偏這位驕縱刁蠻的姑娘在盛怒之下,突然拿起淑女劍朝他揮去,因為防備不及,他下意識用右手去擋,這位英雄從此只能左手使劍了。

如果楊過生在現代,他的斷臂應該可以被接回去。一來郭芙的劍法俐落,楊過的傷口會很平整,不會有機器斷肢撕脫神經、血管、肌肉、肌腱等嚴重損傷,或被動物撕咬的感染問題。只要他在受傷後連同斷臂儘速送到醫院,應該不會變成獨臂俠。

我醫治過許多不幸被電鋸所傷而斷指的病人,至於斷肢比較少見。這是我遇到最嚴重的斷肢重接手術,對象是一位二十出頭的越南籍勞工;醫療團隊在他身上所做的,比替楊過處理斷臂重接還要困難許多。

週末午後的手術車輪戰

「機器絞斷,斷肢找到,傷口撕裂,上臂骨折。」週末中午十二點半,總醫師來電通知。

出事的工廠距離花蓮慈濟醫院不算太遠,這名越南籍工人應該是一小時以內就被送來。據說是收工前清理機器,一不留神,左手前臂被鋸鐵的機器絞進去,鋸輪快速轉動的扭力造成上臂骨折,同時前臂也被飛彈出去,並有非常「慘爛」的撕裂傷。

總醫師立刻處理斷肢,那一截被迫和主人身體分離的斷臂,指掌已失去血色,前臂斷端血肉糊成一團;血管受到嚴重損傷,無法用原來的血管來接,必須利用病人小腿內側的大隱靜脈血管,做為血管移植。

人體有很多重建「備胎」,包括皮膚、肌肉、神經、肌腱、骨頭等。當血管不夠用時,我們會依照病人所需的血管長短、粗細,自小腿內側取得靜脈血管來移植、縫合,接通血流,讓缺血的斷肢重獲有氧血的營養供應。

小肢體和大肢體的斷肢重建手術,困難度不同。

若是斷指,手指的肌肉很少,耗氧量不多,只要保存得宜,間隔二十小時送來還是可以接;重建最大的難度在於末端血管很細,而且愈到遠端的血管幾乎被扯得很厲害,縫合前必須先剪掉損傷部分。曾經有個小孩,兩根手指被飲料店封口機切斷,傷口雖平整,但是封口機高溫,血管被燒傷了,也是必須剪掉損傷部分,利用足背的靜脈做為血管移植,才能順利接合成功。

大肢體的斷肢重建手術,關鍵是必須搶時間!因為斷肢肌肉的缺氧時間有限,若缺氧時間超過六小時以上,即使血管接合,肌肉也有可能壞死。

這位年輕患者的斷肢,五根手指包括手掌、手背加起來共有二十四條肌腱,加上讓腕部活動的兩條較大肌腱,但因前臂的肌肉大多已絞爛,很難將這二十六條肌腱重新縫合接好,所以爾後手的功能,令人堪慮。

一般人大多看著時鐘吃飯、睡覺,我們只要病人一上麻醉,不論時針、分針滑過幾圈,醫護團隊還是繼續未完成的手術;累得挺不住時,頂多半躺下來將雙腳抬高讓靜脈血液回流,大概輪流休息十分鐘,又可上場作戰。

不規律的生活,就是外科醫師的正常生活。這個手術從午後一點半一直進行到隔天清晨四點半結束,足足花了十五個小時。

病人的血管、神經、肌肉和肌腱被機器絞爛,等待第一條血管接通、血流通過,時間已經是晚間七點半,缺血時間足足有八小時,而且手術進行之後,溫度也不再是最適宜保存斷肢的四度C,這些都可能會造成爾後遠端肌肉部分壞死。

術後隔天,病人在加護病房顯得情緒躁動。每天兩次的探視時間,越南籍仲介都會進去安撫他的情緒,我們藉由翻譯轉告病人目前的處理過程,請他放心;當他的母親趕到,他的心情逐漸平靜。

傷口好不容易處理好,以及神經移植手術完成,創傷後的復健應該包含生理和心理層面,雖然病人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調適,一般說來是轉介給身心科提供協助,可惜現實狀況無法做到位。不過在八、九個月的治療過程中,我知道這對母子很認命,當外在環境條件不是那麼好,人相對能夠接受挫折。

病人每個月回診,前臂掌側已漸漸有知覺,手肘彎曲活動角度恢復正常,但手部功能已無法挽回。當復健告一段落,病人返回故鄉,我想他經歷了這麼多,應該會接納這一隻劫後復生的手臂。

神奇的身體防衛機制

有人問我,斷指是不是比斷肢容易處理?重建手術的成功率會比較高嗎?其實不一定。

有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勞工,在工作中被機器切斷手指頭,大拇指還在,其餘四根指頭被切掉半截。重建手術進行了二十八個小時,斷指都接好了,我們給他滴注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的抗凝血劑,也給他血管擴張劑,因為剛接好的血管很細,讓血管擴張可以促進血流通過。偏偏病人對這兩項藥物產生強烈反應,陸續停用這兩種藥物,導致接好的外傷血管逐漸產生栓塞,血流無法通過,手指就變黑、失敗了。

保留手指還是保住性命?若是使用藥物出問題,後果可能更嚴重。我向病人解釋原因,他剛開始感到挫折,畢竟接下來的人生就要面對斷指殘肢的形象。很幸運地,他後來裝上義指,不但外觀難辨真假,指頭的活動度也沒問題。

又有人好奇:斷肢之後會不會大出血造成休克死亡?

一開始血流可能是用噴的,但是人體很奇妙,當肢體被切斷,血管會自動收縮凝血,這是身體的自然防衛機制,只要將傷口局部加壓包紮就不會大出血,接著要送醫。

金庸小說裏的楊過也是如此,斷臂之後還不至於喪命。如果有人看到這裏,很想進一步知道他為什麼被一個女人砍斷手臂?有什麼深仇大恨?就算是獨臂俠,不但武功不廢反而更上層樓?

可別怪我沒有事先提醒,那小說一看就會入迷的。

小叮嚀

多用心,少遺憾

斷肢的意外事故經常發生在機械操作者,裝潢業者也很常見。大部分的工傷意外都肇因於疏忽,未遵照標準流程作業,或是工作時分心,一個操作不慎,「啪」地一聲,一秒鐘就後果難料了。

提醒大家工作時要專心、按部就班,不要「偷呷步」,也不要搶快。乘坐火車不要搶時間跳車,車輛未停穩也不要下車;我有些脊髓損傷病人因搶快失足,下半輩子都過得很辛苦。

果真不幸發生斷肢,首先必須找到斷肢,用溼毛巾或紗布包起來放入塑膠袋,最好有冰桶或冰袋維持在四度C,一併儘速將傷者送醫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