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7期
2017-06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特別報導
  純素生活誌
  親師生‧坦白話
  大地保母‧新北市
  慈善臺灣‧石門
  同個屋簷下
  慈善國際‧宏都拉斯
  慈善國際‧菲律賓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晶瑩童心‧印尼
  健康百寶箱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南
  阿板薰法香
  真情映像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7期
  十七日 平等的人生

5/17《農四月‧二十二》

【靜思小語】人人生命平等,不平等的是過去生所造作的業。

 

知曉因緣,人我無諍

 

晨語時間,上人開示:「天平等故常覆,地平等故常載,日月平等故四時常明照人間,涅槃平等故聖凡不二無分別,人心平等故高低無諍無人我。」佛陀教導慈悲平等觀,慈悲心要開闊到什麼程度?就像天空平等覆蓋眾生,大地平等承載萬物,佛心如天地、日月,以開闊而平等的慈悲心普施一切。

上人說,無論聖人或凡人,佛性平等,而且從生到死,都無法脫離自然法則。「人的生命平等,不平等的是過去生所造作的業──過去生付出、造福,今生長壽、享福;過去生守淨戒、不殺生,所以今生健康平安。因此『人心平等故高低無諍無人我』,知曉因緣果報的道理,就不會哀嘆人我種種遭遇。」

也因為人人本具佛性,都是能夠教育、導正,歸向真理的大道;上人教導,安分守己、腳踏實地修行,把握有限人生,自己行善,也要教人行善。

 

高牆裏外,親情無間

 

慈濟人長年走入臺灣各地監獄關懷受刑人,亦以慈悲平等的菩薩襟懷,發揮良能度化剛強眾生。

在宜蘭三星監獄,志工帶動浴佛,同時引導受刑人感念父母恩,運用中華電信提供的一百條電話線,兩千五百位受刑人分批打電話回家給父母。有受刑人哭著表達,媽媽生病了,自己卻無法回家照顧;也有受刑人對媽媽發願,刑滿出獄,一定會好好孝順。許多受刑人流淚哽咽懺悔;媽媽們也在電話另一頭哭著鼓勵孩子。

上人遂言,監獄裏外、母子親情以一條電話線牽繫,真誠懺悔過錯的心聲,透過電話線傳遞,也接通了親情。

花蓮看守所的懇親活動,則是讓收容人藉由跪地奉茶、洗腳,向長輩懺悔。上人表示,即使母親老邁,孩子也已中年,見面時,老媽媽仍然擁抱著、安慰著孩子,親情動人。

「走入監獄淨化人心並不容易,慈濟人長期耕耘,以寸寸愛心,寸寸鋪路,與受刑人互動,啟發他們的孝心與愛心。」上人期盼經由慈濟人的用心輔導,受刑人的心可以安定下來,像在學校進修,天天認真服刑、上課,「畢業」後回家,重新做人、孝養父母。

上人談到去年底歲末祝福行腳到彰化,有一位更生人偕同母親上臺現身說法。他在服刑時接受慈濟人輔導,淨化了心靈,出獄之後改過自新,自力更生,還會跟著師兄師姊到監獄輔導、鼓勵「同學」改過向善。

「受到淨化以後出獄返家的受刑人,回歸正道,加入慈濟志工,為人群而付出,彌補過去的錯誤,讓父母也很安心。這都是菩薩以愛心、耐心,不離不棄地陪伴,改變過來的個案。」

上人說,只要看見受刑人真誠懺悔,出獄之後不再走回頭路,慈濟人長年累月的用心付出就得到回報。「菩薩萬行,別無所求,淨化人心是最大的收穫。我們要多運用佛法智慧、用心用愛,鋪出人人可走的康莊大道。」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