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日 善惡拔河

5/14《農四月‧十九》
【靜思小語】立願淨化人心,合力向善提升。
時時感恩
天際些微雲朵,暫掩旭日光芒,徐徐微風吹拂,身心沐法清涼—— 清晨的花蓮靜思堂道侶廣場,聚集了四大志業的主管、同仁與師生,花蓮區委員、慈誠,還有花蓮縣政府、機關團體人員及會眾,逾三千人虔誠參與佛誕節、母親節、全球慈濟日「三節合一」浴佛大典。
在此同時,臺中慈濟醫院、清水靜思堂及高雄靜思堂前廣場,也聚集眾多慈濟人、志業體主管同仁、地方政府首長及會眾,在佛教界法師們的帶領下,與花蓮靜思堂連線,同步舉行浴佛典禮。
四地大眾虔誠浴佛、繞佛繞法已畢,道侶廣場大眾聚攏向前,向上人揮手致禮;臺中慈院、清水靜思堂、高雄靜思堂的會眾,也透過轉播螢幕向上人揮手致禮。
上人對眾開示:「此時心裏充滿了感恩。花蓮、臺中、高雄還有臺中清水,同時舉行浴佛,意義殊勝;感恩各地的大德菩薩,還有政府長官們共襄盛舉,更感恩佛教界的法師們,領導著全體慈濟人,為天下而祈福。」
「不只在臺灣,全球慈濟人在今天舉行浴佛典禮,共同一心,虔誠祈禱天下平安,風調雨順。」上人表示,以大愛行菩薩道,是全球慈濟人的方向,走過慈濟五十一年、邁向第五十二年,延續大愛,為人間而付出。
「佛恩、父母恩、眾生恩,日日、時時都要放在心上,日日、時時都要有報恩之心。但願人人莫忘今日的虔誠,時時刻刻為天下、為我們所居住的地方而祈禱;社會祥和、天下平安,才是眾生之福!」
有志一同
媒體人來訪請益,網路科技發達,讓人們易於聯絡,但心靈的距離卻愈來愈遙遠,該如何拉近彼此?
上人表示,人人皆有愛心、都能成佛,只是一念心打不開,才會有種種煩惱、執著,造作了苦難、拉遠了人心。「人間善惡拔河,惡念、煩惱複製得比較快,要向善提升比較困難;但如果集合許多人愛心能量,就能改變與淨化人心。」
上人舉例說明,海內外慈濟人走入監獄輔導受刑人,是柔性的教化,是一股深入心靈的力量;長期以來,如同父母親般真誠的關懷、無所求的付出,分享他們平時在社會上所做的慈濟事,讓受刑人有所感受;再加上讀書會的佛法引導,建立互信,受刑人誠懇懺悔並發願,服刑期滿回到社會,將重新做人。
上人指出,能夠輔導為惡的人「翻轉人生」,從觀念到行為都改變,不是一朝一夕可達成,也不是少數人的力量就能做到,而是群體有志一同,以一股「志願力」,長時間、無所求地付出。
防患未然
花蓮縣多所「減災希望工程」學校的校長前來拜會,感恩慈濟援助老舊校舍重建及修繕。
上人表示,援建減災希望工程,是為了教育、為了臺灣社會未來的希望而做;現在劇烈氣候、強烈地震愈多,為了讓師生安心、安全地上課,所以慈濟表達援建意願,也是防患於未然。
慈濟減災希望工程從屏東啟動,接連得知其他幾個縣市的學校也有迫切需求,上人認為只要是慈濟做得到的,都很願意為社會付出,尤其花蓮是慈濟起源地,更應愛護、回饋鄉里。
減災希望工程的經費,來自全球慈濟人與會眾的愛心支援,上人期待校長們把這分愛落實在教育,在良好的環境裏,成就孩子們的學業與品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