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一淨土
撰文‧周柔含(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)
一花一世界、一葉一如來、一方一淨土,
我們的心念即是世界聖化的源頭。
讓我們與自我和解,為世界祈福。
五月二十至六月十八日,「與自我和解為世界祈福」曼荼羅慈善藝創展,在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「山腳下的咖啡館」舉辦。
曼荼羅(梵文:ManDala,圓形),即神聖的圓輪,義譯為「壇場」。藏文「曼荼羅」(dkyil-vkhor,圍繞著一個中心),即「軸心」之意。簡單來說,曼荼羅是一種圓形的圖像,除了應用於宗教的儀式之外,也適用於個人內在世界的探索與統整。
根據《大日經疏》記載,曼荼羅有三種意義:一、「圓輪具足」,二、強調諸佛菩薩聖眾「聚集」意。三、從孕育佛種,生出佛果來說,具「發生」意。
我們的內心即是修行的壇場──曼荼羅,曼荼羅裏的每一位諸佛菩薩都是我們自己的顯現,一切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,如何孕育成「聖」,是我們的功課。
當我們內心沈靜下來,凝視由中心向四方開展的曼荼羅,無論是哪一種序列方式都有終點;中心與終點象徵著「誕生」與「消滅」,開展的過程則意味著「生長」;過程中的每一個點,都是我們個人生命於不同時空下的顯現。
而開展出來「輪」的序列表現,則是我們的生命活動──誕生、成長、消滅、再生;意味著整個宇宙世界的成、住、壞、空,生、住、異、滅,生生不已。
完成的曼荼羅作品,通常是事畢毀壞。我們所見的現象世界是「俗」的世界,我們於其當中,心生執念而無法跨越,唯有將之消融,才能達到「空」的「聖」界。唯有全然接納生命中不完美的自己或他人的精神,所有的情緒及生命能量才得以流動;與過去和解(消融),與自我和解,才能達到「空」解。
當我們於個人的曼荼羅,反覆地以愛、慈悲向世界開展、前進,才能穿越過去,與自己和解;藉由不斷地「俗」與「空」的和解而漸漸「聖」化,而看見整個曼荼羅的神聖世界。
「一花一世界」、「一葉一如來」、「一方一淨土」,我們本身的心念即是世界聖化的源頭,「與自我和解,為世界祈福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