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![]() |
【壹- 11】期待星期四 撰文.蔡翠容
「早啊!」一聲聲道早問好縈繞在松山聯絡處,一張張臉孔,無論老少,都展現著同樣燦爛笑容。 「老人家的肢體語言多美!」手語班老師陳麗麗,看著何志妹專注的眼神與優美手勢,不禁讚歎。 客家籍的何志妹年近九十歲,原本過著一般老人孤寂的生活——在家「顧家」。 「以前,我都在清晨打太極拳,後來因為練拳的同伴漸漸變少了,就不想去了。」何志妹臉上顯現些許落寞。「我不會說閩南語,跟人家不容易溝通,所以就很少出門。」 「不能在家等老啊!」陳美蓉訴說著接引鄰居何志妹的因緣,並貼心地用日語翻譯給何志妹聽。 除了一頭白髮,實在看不出陳美蓉高齡已八十五。她年輕時旅居日本,曾任日語老師,先生往生後,才回台定居。 「孩子都在海外,只有我在台灣獨居。有一位慈濟志工都會來關心我,告訴我松山聯絡處有什麼活動。」陳美蓉說:「兒子在越南開工廠,去了那兒,語言也不通;於是就想來學手語,好跟越南員工互動。」 「我用手語比畫,他們真的就知道我要什麼。」陳美蓉瞪大眼睛說:「學手語竟然有此神奇效果!」 一直掛著可愛笑容的何志妹這時才打破沉默說:「託上人的福,慈濟有手語班,讓我們有機會接觸更多人,見識更廣。」 「我和先生原本計畫退休後,到鄉下種種花。」廖春華眼睛泛紅,強忍著內心的傷痛,但淚水還是不聽使喚地流下來。「沒想到,先生因為除草,意外中毒往生,就此從人生中永遠『退休』了。」 因為先生的意外往生,廖春華久久無法走出傷痛。鄰居見她如此痛苦,介紹慈濟志工與她互動,引導她慢慢走入慈濟,學手語、做環保…… 廖春華持續經營先生遺留下的電子零件公司,但每個星期四早上,一定在百忙中抽空來上課,因為這是她快樂的泉源。 陳麗麗與班長周世梅默契良好,當一人在講台上教學,另一位便自動補位,穿梭於同學之間,做貼心的個別指導。 「希望大家能學到正確的手語動作,有時候會要求嚴格一點。」陳麗麗鼓勵有興趣的同學,到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做進階學習,將來像周世梅一樣,在課堂上教學相長。 「我常常跟同學說,看老人家這麼用心、都敢上台表演了,我們若不好好表現,那就太丟臉了。」周世梅露出笑容說:「就是這分力量,讓我們更上進。」
圖:陳麗麗的手語教學,為老人家帶來不同的生命體驗。(攝影/李志成) |
【 回首頁 】
版權所有,請直接連結網址,勿任意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