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社區道場─心鄰居,心靈居 013《慈濟社區道場─心鄰居,心靈居》•線上試閱>>>
簡介目錄 】壹: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
        貳:12345678910111213141516 │ 
        參:12345678910

【貳- 14】奉茶結好緣 撰文•吳麗卿

清晨五點多,當大多數人都還沉浸在夢鄉時,三重園區的廚房已飄出陣陣茶香味。

「今天煮了四種口味,有咖啡、檸檬紅茶、仙草茶、白開水等……」不多話的邱秀蘭,每天總是很貼心地依氣候變化為志工們準備茶水。

熟識的志工們都感受到,在邱秀蘭瘦弱的身軀中,散發著過人的毅力與勇氣——

邱秀蘭生於南投埔里,承襲著農家子弟克勤克儉的個性,無論什麼粗活都肯做。早婚的她,育有一子二女;在她三十八歲那年,十九歲的大兒子出了車禍,生命就此殞落,令她悲痛欲絕,將自己封閉起來。

兩年後,一個偶然的機緣,邱秀蘭接觸到佛法,明白人生無常的道理,加上慈濟委員謝王美不斷鼓勵她走出來做志工,她封閉已久的心門終於打開。

此時,先生卻染上賭博惡習,欠下一屁股債,儘管邱秀蘭拚命地賺錢償還,也苦勸先生不要再賭了,但還是難逃債主半夜敲門的夢魘……

這種身心煎熬的日子持續了十五年,直到三年前,邱秀蘭平心靜氣地告訴先生,兩個女兒已各有歸宿,既然他戒不了賭,那她也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——成長慧命。

她選擇離婚,希望藉此激勵先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;如果先生能悔改,她願意再重回他的身邊。先生自知理虧,也怕債主再度找上邱秀蘭,因此默允了。

走出婚姻的枷鎖,邱秀蘭把握分秒,投入各項志工服務;一年多前,她接手三重園區煮茶水任務。還在上班的她,每天煮完茶水,就得趕去工地做清潔工,甚至騎機車到桃園南崁做小工,但她甘之如飴。

「就如一顆種子,流到了石頭縫,還是可以存活下來。」邱秀蘭形容自己是個生命力很強的女人。

她感恩慈濟,讓她重新找到對生命的希望;她要繼續用「愛」來熬煮茶水,以歡喜心與大家結好緣!

圖:邱秀蘭依季節變化熬煮不同口味的茶水,再用推車送到三重靜思堂內各個定點。(攝影/林秋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