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0期
2016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大地保母
  特別報導
  助人線上
  高雄志工人物誌
  書摘
  同個屋簷下
  寰宇慈濟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健康百寶箱
  聞法札記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真情映像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0期
  行孝先順心
口述‧陳鶯鶯(大林慈院常住志工)記錄整理‧張相生、黃玉櫻

耐心聽,多應一聲「好」,

聲色柔和,


就能成為讓父母歡喜的孝子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大林慈濟醫院值班櫃檯的社工同仁跑來找我說:「師姑,有沒有拜墊?一位阿嬤跪在大廳﹃佛陀問病圖』前一直拜、一直跟佛陀講話,有一、二十分鐘了。地板那麼冷,阿嬤的腳一定會很痛。」

我走到大廳,看到那位瘦小的阿嬤還跪著,於是先蹲下來聽她怎麼說。阿嬤口中念著:「菩薩,我兒子很孝順啦,請?讓他不要常常兇我……」

聽到這裏,我說:「阿嬤,你在跟佛菩薩說話哦,佛祖都有聽到了;我們社工小姐擔心您跪太久,我們去旁邊坐著,跟菩薩慢慢講好不好?」

「不好意思啦,」阿嬤站起來說:「上次來住院,你們這裏護士很好,阿嬤長阿嬤短的,我都跟佛祖講,要保庇這裏的醫師、護士、師兄、師姊平安順事。」

陪著她來到藥局前,遠遠看到一位男士站起走來,阿嬤說那是她兒子。我跟這位先生說:「聽到阿嬤跟菩薩說『我兒子很孝順』,看到你能夠陪媽媽,實在是很孝順。」

「沒有啦!陪媽媽是應該的。」兒子說:「媽媽很喜歡跟你們聊天,我去那裏拿藥、買一下東西,拜託師姊可以陪媽媽講講話嗎?」

我扶著阿嬤坐下來,問:「阿嬤你幾個孩子?」「四個啦,大的和第四的在臺北,因為我小弟沒生,老三給了小弟。這個沒娶,就在家陪我。」阿嬤說:「我很煩惱呢,煩惱這個兒子沒娶。」

我慢慢勸她:「沒娶才是你的,就像大兒子跟小兒子,總是要顧老婆孩子,對嗎?」她聽了點點頭說:「真是這樣。」

「不過我剛才聽到你跟佛祖說心內話,說兒子對你說話比較大聲。」阿嬤就說:「對啊,有時候跟我說話很大聲,還會兇我……」

「沒關係,等一下你兒子回來,我跟他說說看。」「不要說是我說的……」

等到兒子回來帶阿嬤,我說:「看到你那麼孝順,真的很難得,但是對老人家要『順』就不容易啦!」兒子回頭問:「我媽媽跟你說我會兇她是嗎?」

「沒有啦!是剛才我聽到她跟佛祖說話,這是阿嬤的心聲啦!說真的,老人家就像小孩子;有時會比較嘮叨,因為沒伴嘛。上人教我們,孝也要順。順她講、順她聽,就跟她應『好』,阿母就會很歡喜。」

我跟他說,我們小時候雖然會走路,但是媽媽也會牽著,怕我們跌倒;他聽到後,就牽起阿嬤的手。我跟他分享:「以前我也是很會回話,媽媽說一句我頂一句,後來師父教導我們,孝順的『順』很重要,心順就是順暢柔和。這句話讓我很受用的。」

我跟他說,如果平時沒有話跟媽媽聊,可以看《證嚴法師說故事》或上人其他著作,上人說故事很好聽,我自己以前都請購錄音帶給媽媽聽,後來換媽媽講故事給我聽,我鼓勵他可以試試看。

兒子聽了說:「太好了,那我下一次來找。」

我陪著阿嬤坐上機車,將阿嬤的手放在兒子的腰上抱緊坐穩。這位兒子回頭向著我說:「師姊,我今天受教了。」母子安心歡喜地回家了。

感恩有這個機緣,遇到一位孝順的兒子。也希望這個孩子能學會聲色柔和,成為讓媽媽歡喜的孝子。(摘自二○一五年十一月七日志工早會)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