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0期
2016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大地保母
  特別報導
  助人線上
  高雄志工人物誌
  書摘
  同個屋簷下
  寰宇慈濟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健康百寶箱
  聞法札記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真情映像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0期
  婆婆與我
撰文‧李秋月

做人的道理,其實很簡單,
孝順父母、友愛手足,讓家庭和睦和樂;
布施愛語,讓家人也能在佛法中安穩樂道。

 

二○一六年三月一日我入院開刀,所安排的病房竟然是往生的婆婆住過的;傷口的疼痛從心中慢慢溢出,滿腹的思念如發酵的葡萄;窗外車水馬龍,拴不住奔騰的思緒……

「媽媽,這是大愛臺,現在是證嚴法師在開示《法華經》。」重度失智的婆婆,突然清楚地指著電視說:「是的!是證嚴法師!」「媽,我們一起來聽上人開示好嗎?」「秋月!我要回家!我要回家!」婆婆仍陷在迷惘中,走不出來。

「媽,我們來念佛,好嗎?」我彷彿抱著嬰兒般擁著婆婆,開始念佛;她清楚跟著念「阿彌陀佛」,不久,在我的懷中慢慢睡著,夕陽灑在她的臉上,安詳而慈藹。

想起二○一六年二月二十七日,上人晨語偈語:「修菩薩行者於諸有情,或以布施,或以愛語,或所作為利他之行,或與隨類同事安樂,為饒益於諸有情行。」將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「四攝法」應用在日常生活中、人與人之間,菩薩行並不困難。

我的思緒清明起來,上人要我們落實「或以布施,或以愛語」的要義。用愛語布施家人,讓家人也能在佛法中安穩樂道;「或所作為利他之行」,孝順父母、友愛手足,讓家庭和睦和樂、讓長輩感到歡喜,這分做人的道理其實很簡單。婆婆往生前,我和她道愛、道謝、道別,「媽媽,這世您對我如女兒,我很愛您,也很感恩您讓我得到滿滿的母愛!希望您放下一切、放下愛別離的苦,發好願,回到人間做慈濟,我們成為法親,一起來修行。」

當我坐在病床上,看著窗外,大王椰子樹葉在金黃陽光下飛舞,藍天下白雲朵朵捲動,樹影、車聲、人聲如流水穿梭,陣陣的痛楚夾雜著思念逐漸淹沒眼眸。我的內心非常明白,人生的軌跡交會是短暫的,之後我們就會各自揚塵而去;但此生此世的利他、布施、愛語,會雕刻在我們的八識田中,饒益於諸有情,這才是永恆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