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0期
2016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大地保母
  特別報導
  助人線上
  高雄志工人物誌
  書摘
  同個屋簷下
  寰宇慈濟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健康百寶箱
  聞法札記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真情映像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0期
  爸爸生病後 臺中 ‧ 大肚區
撰文‧林秀女 攝影‧李素月

 

兩個小孩主動要求媽媽,
學習照顧爸爸;
抽痰、灌食、清理尿壺,樣樣嫻熟,
因為爸爸不只是媽媽的,更是全家人的!

媽媽你教我,我也可以幫忙照顧爸爸,幫媽媽分擔一點點工作。」那一年,睿智還是國小三年級學生,有一天半夜,被媽媽幫爸爸抽痰的聲音給吵醒了,他感覺到媽媽很辛苦,要求媽媽讓他學習這些工作,並且引導妹妹瑞瑤一起幫忙。

五年前,先生罹患咽癌,兩個孩子才上幼稚園,媽媽經歷了許多辛酸;但兄妹倆很早就看到自己的責任,當媽媽不在家,一聽到爸爸呼叫鈴,會趕快去房間探視,幫忙抽痰、拿尿壺或者灌食;放學回家,清理自己的餐袋,自動自發寫功課,不讓媽媽擔心他們的課業。

每天起床,也不麻煩媽媽為他們準備上課用品,反而是跟爸爸撒嬌,要爸爸抱一抱,然後出門上學。媽媽常鼓勵孩子們:「我們都要忍耐,因為爸爸不是只有媽媽一個人的,是我們大家的。一家人扶持,才能度過難關。」

媽媽說,有時候難免感到愧疚,「知道小孩子很辛苦,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常常出去玩;但是他們很善良、很貼心。」

 

慈濟志工敬佩爸爸、媽媽的堅強,並重視教育,讓孩子們感受到被愛。

期待一家人長相守

訪視志工洪素霞說,媽媽要照顧臥床的先生,無法外出賺錢,慈濟四年前開始關懷;後來爸爸身體狀況好轉,媽媽也找到工作,經濟狀況改善,於是慈濟停濟,但愛和關懷一直都在;三年前,他們又面對醫療耗材費用,慈濟再次評估給予協助。

陪伴過程中,洪素霞有說不完的感動。爸爸身體不好,但是意志力很堅強,為了能陪家人久一點,勇敢經歷多次手術;愛孩子的他,也嚴格管教,注重生活常規。

目前就讀瑞峰國小五年級的睿智,擔任班長,還擅長巧固球、扯鈴,獲得總統教育獎等多項榮譽。十月十六日,他與妹妹來到清水靜思堂,領取新芽獎學金「特殊表現獎」,並表演才藝,一個拉扯鈴、一個吹直笛。面對這麼多觀眾,睿智有點擔心,「但抱著一顆努力的心,希望表演最好的一面;從大家的掌聲中覺得很開心,也更有信心。」

瑞峰國小張文綺校長說,他們在父親生病後,承受很大的壓力,但在逆境中卻表現得非常好,不但不讓人操心課業,在才藝上,睿智是巧固球校隊主將,妹妹瑞瑤是直笛隊一員,書法也寫得好。

校長也說,爸爸雖然不能言語,可是非常關心孩子的功課跟表現,每天都會看聯絡簿,跟小朋友筆談溝通;媽媽更了不起,把先生和孩子都照顧得很好,「也感恩慈濟幫忙學校陪伴這兩個孩子,學校會盡力支持他們。」

媽媽說,慈濟志工每個月來家裏關心,鼓勵先生,就像貴人一樣常在身邊。她也叮嚀孩子們,沒有錢沒有關係,但是一定要去幫助別人;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錢還有物資,都來自社會大眾,所以要把小愛化為大愛。」媽媽也期待有朝一日,能夠資助弱勢學童,「因為我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。」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