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0期
2016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大地保母
  特別報導
  助人線上
  高雄志工人物誌
  書摘
  同個屋簷下
  寰宇慈濟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健康百寶箱
  聞法札記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真情映像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0期
  二十八至二十九日 志工精神



10/28~29《農九月‧二十八至二十九》

【靜思小語】有心就有福,有願就有力,有力就要行。

用身行說法

馬修颶風重創海地,因應當地飲食習慣而調整研發的紅豆香積飯運抵當地。美國慈濟人在前線賑災的同時,全球慈濟人作後盾。早會時間,上人感恩各慈濟醫院為海地賑災祈福、募心募愛,凝聚愛的能量。

一位醫療志工賣無形的「愛心蘋果」,同仁與師兄師姊們歡喜響應,將點滴零錢投入竹筒,化為救助受災人的實質行動。上人肯定師姊以智慧呼籲人人節省消費,累積救苦濟貧的力量。「人人發一念『想要救人』的善心,就能積少成多,救濟天下苦難。」

海馬颱風重創菲律賓呂宋島北部,慈濟昨天發放急難救助金,幫助貧苦人修繕房屋。二○○九年凱莎娜風災後,菲律賓慈濟人在當地展開房屋修繕計畫,許多居民受到啟發,在這次賑災投入修繕志工的行列。

上人感恩慈濟人長年累月真誠陪伴,啟發居民愛心、帶動鄰里互助。「無私的愛心能幫助苦難人翻轉人生。呼喚人人的愛心、匯合人人的善力,就能帶動出人間菩薩,及時幫助苦難人度過難關。」

「聞法之後能發心立願、身體力行,即使不用口說,也能透過身行讓人看見法。」上人強調,有心就有福,有願就有力,有力就要行。只要肯發心,力行實踐,沒有做不到的好事。

持清淨誠心

與馬來西亞畢業慈青談話,上人肯定大家從學生時期就投入慈濟,在濟貧助苦的行動中習得人生道理。「慈濟,是將佛法運用在人間;走在慈濟路,就是在人間行菩薩道,待人處事,都要學會誠懇。」

在人群中做事難免彼此磨合、相互影響,上人叮嚀,一定要持戒守分,長久守持清淨心。「行菩薩道,要從布施開始修學『六度』,以單純、誠懇的心,為利益眾生而付出無所求,才能達到『三輪體空』的境界──不執著於誰是受助者、布施者、也不執著於付出了多少。平等、尊重每一個人。」

上人與訪客談到,慈濟的「社會影響力」在於「志工精神」。慈濟志工投入海內外濟貧、賑災,自行負擔交通、食宿費用,將大眾的捐款點滴用於救濟苦難;帳面上「成本」低,但實際上是無數志工默默奉獻所成就。「要珍惜、鞏固臺灣的愛與善,才有力量支持國際賑災,救拔世間苦難。」

這分付出無所求的志工精神源自佛法。「修學佛法,體會道理,就要用以分析起心動念,改善心念、行為。真正的佛法,要能落實在生活中,而且讓人做得起歡喜心。」

上人表示,慈濟五十年來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,用行動落實教義,不只在口頭上談論佛法,更做出廣為國際肯定的成果,落實大乘佛法於人間。

一切唯心造

大氣暨海洋科學毛正氣博士二十九日來訪,談及量子物理「宇宙密碼」,上人表示,佛法智慧融通宇宙,隨著科學發達,可從而印證佛法與宇宙的關係。「一切唯心造,不論科學探究到幾度空間,範圍都在人的一念心。就如人們即使距離相隔遙遠,但只要心思所及,就會浮現其人身形容貌及周邊環境。」

上人表示,聲波無形,但具有能量;虔誠的心聲共振,可以遍及虛空法界,上達諸佛聽。「人的心靈也有能量,起心動念會驅動身體造作種種行為,累積各種善惡因緣業力,生生世世相隨,且會不斷地造作、累積。」

佛法無窮無盡,佛陀設種種方便法,循序漸進、由淺至深,接引眾生會歸於一乘真實法,體會真相。近日上人晨語講述《法華經‧見寶塔品》,經文描述的多寶佛塔,指的即是心靈寶塔。「只要通達道理,心地的寶塔就會浮現;寶塔裏就是你我本具的真如本性。」

上人指出,凡夫心滿布無明煩惱,如同一片荒蕪的雜草地;聞法入心,就要信、願、行,去除心地煩惱雜念,讓清淨智慧逐漸增長,內心的寶塔自然顯現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