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0期
2016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大地保母
  特別報導
  助人線上
  高雄志工人物誌
  書摘
  同個屋簷下
  寰宇慈濟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健康百寶箱
  聞法札記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真情映像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0期
  二十四至二十五日 修己度人



10‧24~25《農九月‧二十四至二十五》

【靜思小語】立大願,守戒持定;發大心,廣度眾生。

發大心,立大願

《法華經‧見寶塔品》:「若說此經,則為見我、多寶如來,及諸化佛。諸善男子,各諦思惟!此為難事,宜發大願!」晨語時間,上人開示,佛陀指出持《法華經》十分困難,然而後世弟子若能對人講述這部經典,就已經見到佛身;因為持經者「五分法身」修持圓滿,而能體會佛心本懷,將佛法落實於生活、身行中。

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謂之「五分法身」。上人教導,從身、口、意開始,用心守持,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、起心動念,遠離一切惡業。「聞法入心、終身奉行,時時觀照自心不離佛法;守戒、能定而無煩惱,就能輕安自在得解脫。盡除塵沙煩惱,自能解脫知見,通達宇宙間的道理。」

持經之難,在於聞法入心並力行實踐。「發心行善救人,難免遭遇境界而起心動念;要不斷用法水洗滌心垢,調整不好的念頭,用智慧分辨是非,離惡向善,才能守護身、口、意業的清淨,得『五分法身』。」

上人強調,在濁惡之世持《法華經》,要先立大願,調伏己心。「斷除貢高、驕慢的習氣,調整好身、口、意,才能得人信任而結善緣。有心、有願、有力,走入人群才能突破種種困境,廣度剛強的眾生。」

上人以自己為例,長久以來教弟子除煩惱、改習氣,面對習氣不改、煩惱不斷的弟子,當作自我鍛鍊降伏慢心、修除成見的修行道場,始終不放棄。「你我都從凡夫地發心行菩薩道,要彼此成就、相互砥礪;直到大家改變了,我也會改變。」

昨天四大志業體同仁共同演繹《藥師如來十二大願》,上人肯定人人降伏貢高驕傲心,放下身段,一再排練、彼此調整,合和互協方能成就莊嚴攝心的畫面。「請大家見賢思齊,相互勉勵,發大心、立大願,為天下人間付出。」

二十五日早會,上人談到,日前在敘利亞阿勒坡一場武力轟炸後,救難人員從瓦礫堆中救出血流滿面、神情茫然的五歲男童歐姆蘭,畫面經國際媒體報導引發舉世關注。美國紐約六歲男孩亞力克斯(Alex)寫信給美國總統歐巴馬,希望能促成收留歐姆蘭一家人。歐巴馬總統在九月聯合國難民危機峰會上表示,這封信是由還沒學會憤世嫉俗、懷疑、懼怕的孩童所寫,希望藉此喚起大眾良知,對難民更寬容。

上人言,「愛心人人本具,赤子心最真誠,看見世間苦難,能以單純的愛伸出援手,但願大人們也能彼此愛護,真誠付出。」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