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00期
2016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大地保母
  特別報導
  助人線上
  高雄志工人物誌
  書摘
  同個屋簷下
  寰宇慈濟
  慈善國際‧印尼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健康百寶箱
  聞法札記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真情映像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00期
  二十二至二十三日 用言行持經、傳法



10‧22~23《農九月‧二十二至二十三》

【靜思小語】內修清淨心,外行菩薩道。

行善,真誠為本

行善並非有錢人的專利。早會時間上人談到,許多平凡人投入慈濟後,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。臺北鄭明紋師姊生活並不富有,早期為了護持花蓮慈濟醫院建院、響應華東水患賑災,在家人的支持下,藉著幫傭賺取的薪資,捐助病房、圓滿榮董,且不斷帶動出人間菩薩。

師姊逢人說慈濟,把握機會邀約人人行善付出;若聽到對方說自己也是貧苦人,她會回答:「趕快把『貧』賣出去,賣『貧』的方法就是做好事,即使只捐一元也沒關係。」如此鍥而不捨地勸善,所接引出來的委員也以師姊為典範,精進不懈。她說:「只要肯開口,貴人一大堆──時時說慈濟,所遇到的都是願意付出愛心救人的貴人。」

在臺南傳統市場擺攤的陳碧華師姊,投入慈濟三十多年,將市場視為修行道場,所有的攤商及客人都是她勸募的對象。即使有時會遭遇不好的臉色,她也視之為修行,誠意依舊。

上人讚歎兩位師姊自發心以來精進不退,殷勤接引人間菩薩,以言行動作展現慈濟精神,是值得學習的典範。

宗教,超然大愛

慈濟援助敘利亞難民,與土耳其蘇丹加濟市政府合作,為敘利亞難民學童成立三所滿納海學校。土耳其胡光中師兄帶來教職員所寫的信函並朗讀內容:「由衷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,站在我們的立場著想,痛我們所痛、苦我們所苦,給予最真誠的愛。再多的感恩言語,也無法回報各位的恩情,只能夠祈求阿拉在後世給予各位吉慶……」

上人表示,真誠的愛最為溫馨感人,衷心期盼人人摒除成見,回歸無私大愛,共同為世間苦難眾生付出。「只要能力所及,慈濟都願意付出。只期待孩子們能在開朗的心境中成長、受教育,讓未來的世界更安定與健康。」

正信宗教都源於超然無私的愛,上人說,人人有這分愛,世間就會和平。「信仰宗教,要體會宗教的本質意義,實踐精神內涵。人人開闊心胸、平等互愛,就能合和互協成就人間善事。」

法藥,淨化人心

為期三天的「傳承靜思法脈,弘揚慈濟宗門」志業體同仁精進研習營,二十三日舉行圓緣典禮,四大志業主管同仁共同演繹《藥師如來十二大願》。上人開示時,感恩四大志業主管同仁,用愛寸寸鋪路走來,長情分分牽引連接,以長情大愛成就志業。

美國明尼蘇達州報章《Gazette Review》,選出全球前十五所頂尖醫院,慈濟醫院排名第十三,是亞洲第一。上人感恩醫療團隊長久以來「守護健康、守護生命、守護愛」,讓慈濟醫療從一九七二年成立義診所至今四十多年來,做出廣受肯定的成果。

「要人間平安,就要淨化人心;人心調和,天地才能調和。現在天地乾坤都生病了,需要大醫王的救治。佛陀是治天下之病的大醫王,佛法則是醫治人心欲念的靈方妙藥。」上人表示,諸佛菩薩用法調和人心;人間疾苦則需要大醫王、白衣大士、人間菩薩的用心付出。

「慈濟醫療志業療治病苦;人文志業淨化人心;教育志業增長慧命;慈善志業則是力行菩薩道,六度萬行。」上人讚歎四大志業合和互協,共同演繹經典,展現出慈濟志業的精神宗旨。

「不只用肢體演繹,更要落實於生活,以言行持經、傳法。持經不難,關鍵在於人心。只要恆持初心,用心吸收經文道理而融入生命,就有為人間、為社會付出的力量。」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