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日 起步就要精進

10‧16《農九月‧十六》
【靜思小語】力行付出,廣結善緣,福慧並進。
堅定初心
花蓮見習志工齊聚精進,上人勉勵,慈濟成立超過五十年,但此時投入亦不嫌晚;請大家用心體會人間菩薩團體的真、善、美,把握時間精進再精進。
「人間有許多苦難人需要救助,透過實際付出,看見世間苦相,會知道自己很有福。知福、惜福,還要再造福,能助人的人生,最有福!」
雲嘉南高屏區培訓慈誠委員「尋根暨精神研習」圓緣,上人開示,菩薩道漫長,「受證」是正式起步,必須堅定初發心,深植菩薩因、廣結善緣,才能達到成佛目標。
「『菩薩』意謂『覺有情』,人間菩薩,就是覺悟的有情人。過去是逆道而行的凡夫,現在接觸善法,就要下定決心朝正確方向而行。不只是聽法,更要身心力行法。」
孔子說「三十而立」,上人在二十九歲那年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。「即使坎坷難行,仍不改志向。如今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,隨著慈濟人的腳步推及國際,凡是慈濟人以愛庇護過的地方,也在當地播下愛的種子;只要因緣聚合,粒粒菩薩種子就會萌芽茁壯。」
走過半世紀,當年同行的志工們已年老甚至不在人世,但上人慶幸大家在有限的人生時間裏,深植善因福緣,開拓了生命的深度與廣度;期勉後進者繼續傳承法脈、弘揚宗門,讓志業充滿活力,永續優質。
反黑歸白
「菩薩道一路上的心地風光,只有自己感受得到。若受證後不去付出,沒有與眾生結善緣,福與慧都不會進步,等於站在原地,沒有受證。」上人勉眾,無論人生長短,只要能用心把握,走上菩薩道,就種下了菩薩因,結了來生再學佛的緣。
《法華經‧見寶塔品》中,佛陀開啟多寶佛塔,多寶佛殷切表達為聽《法華經》而來。佛陀應多寶佛所請而入塔同座,對眾表示不久當入涅槃,囑咐大家將《法華經》聽入心、落實於生活,並且廣傳。
如何廣傳《法華經》?「釋迦牟尼佛為法求人,我也要為慈濟廣招人間菩薩。」上人指出,在《法華經‧法師品》中,佛陀教導「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」,即是鼓勵人人培養慈悲喜捨之心,克服種種困難,在菩薩道上堅定心志,精進不退轉。
佛世距今兩千五百多年,有多少人得聞佛法?又有多少人身體力行?上人表示,慈濟人將慈悲喜捨的精神化為行動,日日皆在力行佛法。「事理相合,能說而且能行,才是真道理。」
領眾皈依時,上人教導,皈依是「反黑歸白」,依於佛、法、僧三寶指引的道路前行;此後心寬念純,放下煩惱,面對光明亮麗的人生。
「過去無明懵懂、自私自利,造作種種業力;現在要開闊心胸,將愛心從自身、自家,擴及社會、天下,愛護天地眾生,付出無所求,還要時時感恩有機會造福人間。」
上人教大家從今以後以三寶為師,依教奉行,持續當聞法者,也要當說法者、傳法者,淨化人心、廣度眾生。「接受佛法,就要明辨是非善惡,依道理而行;還要發大心、立大願,接引他人行菩薩道,與眾合和互協,悲智雙運,精進不退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