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至十二日 知行合一

10‧11~12《農九月‧十一至十二》
【靜思小語】說與做一致,德與行相合。
正知,正見,正行
馬修颶風襲擊加勒比海造成海地嚴重災情,已有六百多人死亡、失蹤。面對劇烈氣候變化,早會時間上人呼籲,人人要有覺悟,「每一次的災難,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與提醒,除了降低欲念、改變習慣,還要付出愛心,救助受苦的人。」
人類為滿足口欲而大量飼養牲畜,不但破壞動物棲地,也消耗大量能源與糧食、排放溫室氣體。上人感嘆人心不能覺醒,追求欲望、沈迷享樂,在人間引起種種紛擾、造作種種惡業,而不斷在造業、受報的循環中。
人心偏差,不斷破壞自然,導致氣候變異。古人常以集體齋戒,祈求平安息災。上人表示,不只在特定時間才齋戒,平常就要守戒、茹素,以正知正見做出正確的行為。
「眾生皆有佛性,要尊重一切生命,愛護自然生態。此外,還要天天為人群付出愛。人人都有行善付出的虔誠心念,就能感應天地平安無災。」
與志業體主管談話,上人表示,慈濟人為佛教、為眾生,「守持佛教徒『誠、正、信、實』的根本,力行『慈、悲、喜、捨』,實是造福同時修慧;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,已經達到『三輪體空』。」
上人期勉大家了解世間諸法皆「空」,專心堅定地不著相付出;在付出中,藉種種人間事相而體會法理,啟發智慧,就達到「妙有」。「空不障礙有、有不障礙空,『空中妙有』,是最妙的法。」
喚醒沈睡之心
海地馬修風災,災情慘重,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表示,當地至少有一百四十萬人急需救援,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幫助。同樣遭受馬修颶風侵襲,有五個州受災的美國,已派出配有起重直升機、推土機、淨水輸送車,以及兩間外科手術室的兩棲船塢運輸艦,前往支援救災。
十二日早會,上人慨嘆,海地久經人禍天災,災後居民如處人間地獄,很需要國際愛心力量救助,美國這艘軍艦猶如「救命船」,令人欣慰。
「無常、災禍頻頻發生,不能再沈迷不醒;人人發揮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、地藏菩薩的大願力,匯集點滴愛心,悲智雙運,就能及時救助天下災難,醫治天地四大不調的疾病。」上人期許廣播愛的種子,才能發揮更大的菩薩能量。
受聖嬰現象影響,今年初柬埔寨嚴重乾旱引發缺糧危機,臺灣農糧署透過慈濟援助六百公噸白米;當地四十多位志工勇於承擔,新加坡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等三國志工也前往支援,致贈十二個縣共一千個村莊、一萬五千多位貧戶米糧。
志工在事前勘災訪視時,向居民宣導「竹筒歲月」及環保回收觀念,引導愛人、愛環境;一位乞討維生的重度殘疾者因此發心助人,天天將乞討所得一部分投入竹筒撲滿。
上人肯定柬埔寨慈濟人帶動起「貧中之富」,期許臺灣慈濟人要更精進,鞏固「慈濟魂」,廣募愛心,匯聚更多愛的能量,減少世間的災難。
說到必要做到
第四屆慈濟論壇圓滿落幕,與人文志業發展處主管談話,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五十年來合和互協,做出廣受肯定的成果與內涵。
「慈濟人雖然沒有跑道場、拜經懺,但是認定『對的事,做就對了』,事理圓融,知行合一,具有宗教威儀與氣質。」上人肯定透過此論壇與學界、教界人士交流,加強論述能力,穩固法脈宗門,釐清脈絡供人修習,並將佛法提升到國際學術平臺。
「期待大家不只用功於『說』,還要能『做』。說到做到,做出真正的品質,也就是『德』與『行』合一;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,落實法脈宗門精神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