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69期
2014-04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人間問路
  大地保母
  助人線上
  天涯共此情.多明尼加
  出版書訊.地球村系列
  見證人生真善美
  我在現場.印尼
  同個屋簷下
  祝福快遞
  晨鐘起.薰法香
  發現歡喜.天津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攝影筆記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69期
  舊法新知
撰文.袁瑤瑤 攝影.阮義忠

如何消業

 

我們四月九日到大陸,為了阮師兄一連串的展覽、講座與教學活動,直到月底才能回臺灣。無法回到花蓮,只好親近上人的法身,把阮師兄未發表過的作品找出來,對照拍攝日期,回憶上人在那段時間關心的事、說過的話。

二○○九年三月,臺北關渡園區的小精舍剛蓋好,臺中靜思堂則仍在設計。複習那段時間的筆記,看到上人表示,佛陀說法應是直指人心,講大家聽得懂的、可以用的,不可能深奧、複雜。

「大家未入慈濟之前,各有生活習慣,因與師父有緣,聽到師父的話,很多習氣改過來了,這都是讓師父很感動的。面對芸芸眾生,我別無所求,只希望大家改正習氣,人生幸福,往正確的方向走。」

弟子問如何消業,上人開示:「業障誰無?即使佛陀踏到木刺,也會發燒到昏迷。人人本具佛性,但佛覺我們迷,這就是清淨與污染之別。污染就是業。業能消嗎?與任何人有緣,我歡喜,但不動戀心;沒緣,則要提高警覺,不要再結惡緣。如此,每分鐘都是消業。」

上人指出,最要緊的就是回歸無所求的清淨本性。很多苦都是從過去生中帶來的;結過的緣,無論好緣、壞緣,成熟了業就會來。心靜,不會被牽引,心平氣和,業就消得過:「做好人,走好路,做好事,就會平安。心寬不傷人,念純不傷己,業力現前,甘願接受,業力自然過。感恩心消業障,時間一天天過去,覺悟者每秒都在消業障,執迷者每秒都在造新殃!」

 

愛的力量存在,就是永恆

 

「人生無常,國土危脆,人類的處境一天比一天艱難。以前的人勤儉保守,即使沒有積福,也很少造業,而現在有的人為了享受,可以不擇手段去取、去鬥,相互傷害。眾生共造惡業,大地就會反撲,天然災害就會很大!」

二○○九年八月,莫拉克颱風肆虐臺灣,山崩、堤潰,造成的創傷甚至超過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。上人由北而南,一路牽掛著災區的情況。在關渡園區,弟子不忍上人終日操煩,特地帶孫子來逗他老人家開心。在屏東,上人早出晚歸,全面了解災區受創情況以及弟子們的援助工作。

災情慘重。小林村遭土石泥漿掩埋;萬丹、東港、林邊等地幾乎全面受災,只是受創程度有別。潰堤、走山、河川改道,打拚一輩子的家業家園一夕之間全毀,或許還要背債。受災居民斷水、斷電、斷糧、受困,在筋疲力竭之餘還要強打精神整理家園。

二○○九年九月十一日,慈濟人的工作重點為關懷萬丹受災民眾、在東港進行清掃;林邊則因積水仍有兩三尺,無法進入。萬丹戶外牆上的淹水痕跡有一人高,家家戶戶門前堆著泡過水的故障冰箱、電器。慈濟不但設站義診,也分組深入社區,腳可以走到的地方,就親臨送上溫暖。

上人說,眾生可以共造惡業,但也可以集聚善業: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哪怕和我們無親無故,哪一方受災難,哪一方有困難,我們都去援助,這就是愛!災難是一時的,只要人人把愛心啟發起來,就有希望;愛的力量存在,就是永恆!」

 

十在心路

 

受災民眾一天不安頓好,上人的心一天不安。二○○九年九月初,上人先到臺北,續往臺中,在前往屏東的途中,於三義園區停留用餐。老弟子們圍坐身旁,使出渾身解數,想讓他老人暫時忘卻煩惱,輕鬆一下。

九月七日,上人一大早出門,在高屏重災區巡視,一路上塵土飛揚,怵目驚心的景象依舊處處可見。房屋倒掀、汽車土埋、良田流失;經過林邊時,路旁用沙包堆起的臨時堤防彷彿無聲的警示:災難隨時可能再來!

境內的十個村全被淹,動物屍體的惡臭瀰漫,污泥一車一鏟地清,每間房子即使有五十個人清掃,也無法在一天內清完。慈濟人兵分幾路,訪視組除了安慰亡者家屬,也前往關懷受災的法親們;香積組則是火力全開,為受災鄉親及清掃災區的國軍弟兄準備熱食、製作便當。承擔募心募款的師兄師姊耐苦耐勞耐嘲諷,心寬念純,懷抱慈悲度人的胸襟,以感恩心為有緣人提供付出的機會。更多的人則是投入清掃災區、分送便當。

協助受災民眾重建的路並不平坦,變數多,局面複雜,上人頂著烈日、踏著泥濘、穿過雜草,領著大家一步一步往前行。面對重重考驗,他老人家給了弟子極其寶貴的訓示:「在苦難中長養慈悲,在變數中考驗智慧,在艱難中激發韌力,在繁瑣中學習耐性,在複雜中欣賞優點,在理想中追求進步,在人我中相互感恩,在社會中祥和無爭,在大地中長期養息,在天下中消弭災難。」

這便是意義深重的「十在心路」的由來。

 

舊法新知

 

莫拉克風災兩個月後,上人領著弟子為安頓受災民眾而奔走,加緊推動各處的大愛村興建。二○○九年十月十九日,上人在屏東高樹對照建築圖審視即將動工的大愛村基地,在慈濟萬丹環保站探望環保志工。二十一日下午,視察高雄杉林的大愛園區工地,步伐快得讓隨師眾幾乎要小跑步才跟得上。二十四日到玉井鄉查看大愛村環境;二十八日於苗栗園區說法。

上人風塵僕僕,除了定奪各種硬體事項,還得關注軟體狀況,殷殷開導參與工作的師兄師姊們:「要開路,枝枝節節難免,但沒有坎坷、苦難,不可能增長慈悲、智慧,也不是有價值的歷史。見苦知福,以慈悲帶出智慧。在變動中更需要智慧,不必跟人對應、不能偷懶、不可只涉入事相,要知道如何堅持方向不偏。」

上人說,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,所以會有「賢劫千佛」之說。眾生多苦難,賢人、聖人就會出現:「在苦難之中,我們要自許為菩薩,用心付出,行菩薩道。由於莫拉克風災,更多人的慧命因而得到成就。」

翻閱當時所做的筆記,一路跟進跟出的情景浮現眼前,其中有一頁記著自己的體悟:上人累生累世積聚了無量的慈悲與智慧,不畏於坎坷、不惑於枝節、不昧於紛擾,對一切事物明瞭透徹、解析清晰,在時間、空間、人與人之間梳理事相、植入方法,穩穩地把握著方向,帶著慈濟人往前走。

舊法新知,感受著上人無時無刻不在的愛。出門已十天,到過蘭州,將去曲阜、壽光,目前身在山東濰坊的我,在旅店裏闔上電腦,遙向花蓮,頂禮三拜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