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日 耐苦、耐勞、耐批評

3‧14《農二月‧十四》
【靜思小語】莫怕批評而停頓不前,為所當為,帶動人間善循環。
跨越小我,付出大我
現代化設備讓都市生活愈益便利,然而埋藏地底的水電、瓦斯管路,其實隱藏了重重危機。美國紐約市東哈林區在當地時間十二日,因瓦斯外洩釀成氣爆意外,兩棟磚造樓房瞬間倒塌,引發熊熊大火,已知有七人死亡、逾六十人受傷。
早會時間,上人以此新聞開示:「人生無常,前一刻還進行著日常之事,下一刻卻突遇變故,家庭亦隨之深陷悲苦。」
凡夫執著於「我」,上人感嘆,有「我」在的時候,任何事物都會執著、什麼都要爭,對於名利、地位、物資等貪求無饜。「若認清人間無常、危脆,還有什麼好爭奪、執著的呢?」
紐約慈濟人聞訊後立即動員,提供消防人員飲水,並前往安置中心關懷受災民眾、規畫發放事宜,希望儘早協助受災人度過難關。
而馬航事件發生後,馬來西亞慈濟人第一時間就背起行囊,陪同航空公司人員到北京,又從北京陪伴家屬回馬來西亞……
上人舉此為例:「世間人人都有個『我』,有人茫然不知人生目標,有人則篤定方向,投入人群付出。慈濟人的愛不分宗教、種族,同樣用尊重與愛陪伴,膚慰著心靈苦難人;人人皆是跨越個人的『小我』,為天下的『大我』無私付出。」
人生如夢似幻,又如露水、泡影般脆弱,不知無常意外何時發生;上人教眾,把握當下還能自主運用「我」的身體時,利益社會人群。「幫助人人平安、自心亦得輕安歡喜。」
是非分明,莫怕批評
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劉扶東所長等人來訪,談話間眾人感嘆,現今社會人心見解紛亂,即使單純想把事情做好,也可能遭受批評。
上人表示,有心做事,就要耐得住誤解、批評。「即使外界不辨是非,該做的還是要進行;假如怕批評而停頓不前,永遠不能進步。」
農業時代的臺灣,許多家庭生活清苦,但仍努力工作,即使遭遇各種苦難也能堅強地撐過來。上人感嘆:「現代人似乎缺乏這分韌力,境界一來就無法承受。因此,除了加強身體健康,維持心理健康更重要。教育工作當發揮良能,帶動親子、家庭及社會,起善的循環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