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69期
2014-04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
  人間問路
  大地保母
  助人線上
  天涯共此情.多明尼加
  出版書訊.地球村系列
  見證人生真善美
  我在現場.印尼
  同個屋簷下
  祝福快遞
  晨鐘起.薰法香
  發現歡喜.天津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攝影筆記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69期
  八至九日 遠離「邪見」

3‧8~9《農二月‧初八至初九》

 

【靜思小語】邪見之心,如夜叉;把握善緣,迷轉悟。

 

起怖畏,轉惡為善

 

馬來西亞的朱錦棚,自幼父親酗酒、家中長輩深染菸酒賭博等惡習,讓他也養成種種習氣。年輕時逞兇鬥狠,直到看見許多黑道大哥晚景淒涼,心生警惕,決定金盆洗手。

一九九九年,他在美國獲贈慈濟叢書《如是我聞》,隔年返回馬來西亞後,主動參與慈濟,不只捐款,也投入環保志業、志工培訓,從此改變過往動輒對母親大聲說話的態度,也改善了與兒子間的關係,一家和樂幸福,於二○一二年受證慈誠。

「心存邪見,不明道理、不信因果,經常造作煩惱業力之人,一旦有機會接觸善因緣,亦能轉惡為善,成為行善、行孝的好人。」早會時間,上人開示,人生在迷惑時造業,在醒悟時行菩薩道。「有因緣學佛,要對過去為非作歹的錯誤與苦報,起怖畏之心,把握因緣轉惡為善,走上正道。」

一念偏差,煩惱不斷,將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、造惡墮落。上人表示,為所欲為的人生,就像《法華經》裏描述的夜叉惡鬼,爭著「食噉人肉、毒蟲之屬、諸惡禽獸」,吃飽之後惡念更為熾盛,相互謾罵、爭鬥的聲音更為恐怖。

「夜叉,譬喻人心邪見。世間人為惡的心若愈來愈熾盛、行為愈來愈惡劣,將讓社會陷入惶恐、悲慘處境。」上人期許人人明道理、信因果,以善、以愛互動,社會才能祥和平安。

 

立典範,正本清源

 

九日「醫療董事建言共識會」中,上人以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勉座中主管:「要守護同仁『明明德』的清淨本性,使之依循品德而行;次則要『親民』,用開闊的心胸關懷、親近同仁。大家合和互協、有志一同,將醫療工作視為自我生命的志業,達致『止於至善』。」

慈濟創立將屆滿四十八年,醫療志業自花蓮慈院啟業至今,也走過將近三十年。上人表示,建院的初衷,是出自「慈悲等觀」的佛教精神,認為生命平等,為了尊重生命而建院。

「一路走來,感受到社會快速變動,人心思想、價值觀不斷變化;更感到鞏固精神理念、傳揚清流人文的重要性。」

上人表示,現今醫療問題,與社會環境、人心趨向緊密相關。「正本清源」之道,在於樹立人品典範。

「慈濟人文無他,乃回歸人性本善。」上人期許醫療志業,不僅要顧好醫療品質,更要立清流、樹典範,將淨化人心的清流遍灑全球。

 

護清流,守持初衷

 

四十多年前,上人以覺悟之心、清淨無染的長情創立慈濟,逐步樹立四大志業;許多人盡其一生跟隨師父、為做慈濟而全然付出,往生後還捐出大體,奉獻醫學教育。

「從慈善、醫療、教育直到人文志業,有形的建設、無形的心血付出,都來自全球慈濟人以『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』的無私大愛護持。對於他們,即使天天、時時說感恩,也無法表達萬一。」

與來花蓮承擔「慈悲等觀,人人協力」營隊工作人員的屏東慈濟人座談,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抱持著「天下事,匹夫有責」之心,以實際行動關懷、幫助天下眾生。

「感恩許多人從日存五毛錢的『竹筒歲月』就開始護持,這微小的五毛錢,就是慈濟人道精神的起源。期待人人守持初衷,維持最初那分清淨單純的善念。」

上人言,慈濟所推動的「清淨在源頭」,不只是環保回收,更要落實社區關懷,加強用法水淨化人心。「人心平和、人人守持倫理道德,就能防止諸多社會問題的發生。」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