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一~二十二日 「秒關」過不去,何有「年關」
◆1‧21~22《農十二月‧十四至十五》
【靜思小語】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,若「秒」關過不去,遑論過「年」關。
見證善與愛之美
昨日結束長達二十一天行腳返抵精舍,今日早會,上人以「見證台灣的善與愛之美」形容去年十一月底迄今,兩階段近四十天全台歲末祝福行腳心情。
「人間苦難偏多。然而在慈濟大家庭裏,時時可見轉苦為樂、轉惡為善的真實人生。」每場歲末祝福的「行在法中、人品典範」,主角分享他們經歷的人生周折與轉變,上人表示,感人之事不勝枚舉。「猶如《無量義經》經文所述——儘管身嬰重病,只要有堅牢舟船,仍能度人。」
每年歲末祝福,上人向大家表達感恩——感恩人人用心用愛付出;也期勉人人「自我感恩」。「自愛是報恩、付出是感恩。生命的長度無法預知,深度與寬廣度卻取決於自己;能為人群付出的生命,既深且廣。」
上人勉眾惜福且多造福。「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,若一秒關卡過不去,遑論過『年』關;因此,過去一年能平安度過,要心存感恩。也期待人心祥和息紛爭、人間菩薩時時都在精進中!」
對的事情做就對
「不要怕常常說慈濟,會被人排斥;怕的是自己沒做好。」於會客室與美國芝加哥慈濟人座談,一位年輕師姊坦述與長輩說慈濟,像在對他們說教。上人慈示,要先做好「克己復禮」,再以虔誠的心分享愛的故事,把心拉近。
「克己,就是要克制好己心。只要自問無私心,且相信人人心中都有愛,就能用真實愛的故事去感動人。」
做好事不見得都是富有之人,也有家境貧困者;亦不一定都是健康的人,也有帶病仍投入菩薩道者。上人指出,這些真人實事都是「現代阿含」,值得與人人分享且作為學習典範。
寒冬中的暖意
再過半個月就是農曆新年了,在台灣鬧市陋巷、深山僻壤,處處可見慈濟人至老弱貧病者家中致贈冬令物資,或協助打掃、修繕住家,除舊布新;海外慈濟人亦舉辦冬令發放及圍爐。
二十二日晨語時間,上人讚歎慈濟人把老者視為長輩、幼少者視如子女。「天下本是一家親。慈濟人不分宗教、國界,以無私大愛讓嚴冬中倍感淒涼的貧寒者,感受家的溫馨。」
美國洛杉磯喜瑞都家暴中心收留受虐婦女,慈濟志工於凜冽嚴冬為她們送去食物、現值卡及環保毛毯;毛毯質地輕軟而保暖,令她們深感歡喜。
「毛毯披身,溫暖在心。相信這分超越種族、宗教開闊的愛,會永遠存在她們心中;也希望她們將來能去幫助其他需要的人。」
舊金山慈濟人於三年前,因贈書活動與約翰米爾小學結緣,發現釵h學生家在遊民中心,於是和食物銀行合作發放食物;進而知道釵h孩子沒錢購買制服,決定在耶誕節前夕贈送新制服。發贈過程中,師兄姊也給每個孩子一分錢,讓他們逐一投入竹筒內,藉此為孩子上一堂「貧中之富」的生命教育課程。
「世間法,是給予有形物資應一時之急;出世間法,乃引領他們走出心靈困境,開闊大愛。」上人以「竹筒歲月啟善念,貧中之富力無窮」說明,只要不被環境所困,開啟心門,人人都能發揮寬廣的愛去助人。
讓心歸零再出發
近日澳洲遭大火、大水之災,美國也發生大風雪;早會時上人憂切不忍嘆道,人生既苦亦無常。
「澳洲、美國,向來被稱為人間天堂,少見人間疾苦;現在台灣年輕一代,亦無從想像苦為何物。」上人表示,慈濟人於苦難處愛灑人間,除了見苦知福,還要去探究苦難原因。
「天災頻繁之苦從何而來?就是『集』——人類為滿足口腹之欲大量飼養牲畜,為求便利舒適過度依賴交通工具、大量消費大量製造物品產生污染……都增加二氧化碳排放。『集』此種種原因,造成溫室效應升高,引發氣候變遷。」
如何「滅」之?上人指出,欲去除天下災難,須從人心調治。「人人『克己復禮』,是唯一救世之『道』。要降低溫室效應,就要力行環保,包括不吃肉、少製造碳足跡……一切行為都要自我節制不浪費。」上人呼籲人人戒慎虔誠,用行動敬天愛地。
與美國慈濟人談話,上人教示,欲返回心靈故鄉「取經」,要先掏空執著;心歸零之後,才能再吸收。「若沒有歸零,再加上的,還是煩惱。」
上人教示眾人,開路之前,須先清楚地理方向。「走入宗門,就是地理方向已清楚,繼而要全心全力開路。慈濟的法是一條筆直大道,沒有叉路,要有信心!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