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~十日 莫爭,「爭」則亂
◆1‧9~10《農十一月‧初二至初三》
【靜思小語】現代人總是「爭」——爭權、爭自由、爭一口氣。「爭」則亂,要「護」——守護情操,彼此惜緣、尊重相待。
守持情操,化解惡緣
雅真的先生沉迷賭博、喝酒,有嚴重猜疑心。每天雅真上班前,固定給她「八十七元」擢I費及打電話的錢,數十年如一日。每當雅真下班回家,他立刻檢查她的錢包,多一元或少一元都得交代清楚;若她加班遲歸,更少不了一番質問……甚至曾拿刀恐嚇她。
先生常發脾氣,對唯一的兒子也過度苛責。母子倆生活在恐懼中。先生種種反常行為,後來被診斷出罹患憂鬱症。
鄰居是慈濟志工,得知雅真的情形後常予以關懷、帶慈濟刊物給她。雅真彷彿在黑暗中看見曙光,從中體會到「不能改變別人時,就先改變自己」、「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」。懂得善解的雅真,心情從地獄提升到天堂,更發願投入慈濟環保行列。
幾年前先生罹患鼻咽癌,病情持續惡化,治療過程受盡煎熬;雅真始終不離不棄,在慈濟人陪伴下走過照護重病先生的日子。先生往生前,終於對雅真表露愛與歉意。
「儘管先生多年來嚴厲苛刻地對待她,表達的是『逆向的愛』;雅真很善良也很堅毅,總是咬牙撐持,守護家庭。」上人於關渡園區歲末祝福時,讚歎雅真守持現代社會少見的「情操」。
「她用感恩心面對折磨她的人。兒子很懂事,鼓勵媽媽一定要做慈濟,精神才能夠支持下去。因為她守住了情操,得來孩子最寶貴的回饋。」
上人感嘆現代人總是「爭」——爭自由、爭自主、爭權、爭利……「若人與人之間總是『爭』,沒有妥協的餘地,家庭、社會就亂了。」上人期勉人人守護情操、彼此惜緣。
思想稍有偏差,行為就會脫軌。有些人過去曾經菸、酒、檳榔「三專」,甚至「五專」、「八專」。惡習難改;得遇慈濟好緣,生命有機會重新調整角度。上人指出,改過向善,又能進一步為社會人群付出,從凡夫變成菩薩,實在不容易。
「即使過去曾經有過荒唐的人生,但是在慈濟環境中被導正,走的就是一條康莊大道。踏上菩薩康莊大道,起步去走、方向不偏差、用心付出,就對了!」
人心平靜,災禍減緩
「現在常常聽到宗教間起衝突,其實,起衝突的不是宗教,是人的心。要多了解人的心態,引導人人發揮無私大愛。」
上人提及去年印尼演出「父母恩重難報經」音樂手語劇,伊斯蘭教長、天主教修女與佛教法師於序曲時共同登台揭幕。「若宗教之間相互尊重、彼此感恩、和睦共處,天下爭端就能減少。」
非洲肯亞在去年底總統大選後動亂不止,迄今至少三百人死於抗爭衝突,約有二十萬難民因逃難而處於飢餓狀態;國際人道組織嘗試在動亂中進行援助,卻又引起民眾爭搶踩踏。
上人感慨:「人心不調,要救都難!若人人都能有愛無私,對自己、對家庭、對普天之下,才真正有助益!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