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交流道
食物銀行,親子交流
七月初剛搬到奧勒岡州波特蘭市後,就接到洪月青師姊的關懷電話,邀請我參加週末舉辦的親子活動。
當天,開車沿著山丘小路欣賞滿眼綠意,不一會兒就來到目的地——奧勒岡州食物銀行。大家洗了手、戴上工作網帽和手套,各自認養工作。
我們以量杯測量豆子,裝至塑膠袋中,每袋兩磅,裝好再聚集裝箱,以便分發給低收入家庭。我們一家四口同心協力,在生產線上忙得不可開交,小朋友很有成就感,還可以認識新朋友;我看在眼裏,幸福滿滿。
平常一家人生活在同個屋簷下,大多各自忙著學業、事業,很少有機會交流感情;因此,每月參加食物銀行志工服務,雖然只有短短兩小時,卻是我最期待的日子。
上個月適逢公婆來美,祖孫三代一起從事這項富有意義的志工活動,留下美好的回憶。與其留給孩子萬貫家產,不如陪他們走一段生命之旅,啟發他們以智慧助人、愛人;人人快樂互助,未來社會才會充滿愛心和希望。
美國波特蘭市 孫錦蓮
慈濟事,不做會後悔
週末清晨,空氣中布滿朝氣,大兒子知道今天要執行環保勤務,連忙催促弟弟完成梳洗。抵達台中慈濟醫院旁的空地,已有志工穿梭忙著除草與打掃,我們全家人也一起投入。
看到一群人彎腰、疊坐、爬上、爬下除草,我了解這工作需要的不只是「熱情」,還需要「堅持」。再轉頭看到先生汗流浹背,默默低頭除草,並教導孩子們別被開著紅花的含羞草刺到;我感謝莊秀琴師姊熱情邀約,讓我實現想了很久、卻未實現的心願。
每天工作忙碌,還要指導孩子們的品德與課業,耗盡我大半體力;所以我原本將當志工安排在退休後的人生規畫,但內心仍清楚,自己渴望對周遭環境與朋友付出關懷。
前陣子看了一部電影,年輕的主角說: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以後會後悔!」我便是帶著這種心境來到慈濟,決定善用假日,投入大愛的懷抱中。
記得當天有位師姊問起,為何來參與這項活動?我回答:「拔草的時候,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,也感受到施比受更幸福。」感謝有此機會,讓我邀請全家人一同感受。
台中 王淑名
叮鈴咚隆,付出的意外收穫
我任教於西雅圖慈濟人文學校,和班上的孩子相處一年,建立起深厚情感。他們個個乖巧聰明,每回校內舉辦活動,家長也熱心參與,讓我內心充滿感動,發願要為孩子們做更多。
過去,孩子們在課堂上表現良好,我會發給榮譽卡,憑卡換小禮物,或在孩子生日時買書送他們。今年,我換了一種獎勵方式——我請家長協助孩子用牛奶紙盒做成存錢筒,只要他們上課時勇於答問、表現良好,我就在他們的存錢筒裏投入一枚玩具錢幣;每月結算一次,總額換算成等值現金,用孩子的名義捐出。
十月四日,孩子們第一次打開存錢筒,高興數著自己一個月來的成果;看他們倒出的不只有玩具錢幣,還有叮鈴咚隆的硬幣,我的眼眶紅了——我感恩家長也捐出等值、甚至更多的善款,響應這個活動。
上人常說,老師是心靈農夫,要辛勤耕耘,將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。如今,不求回報的付出,換來豐碩與甜美的收成,我心中除了感動,還有滿滿的感恩!
美國西雅圖 蔣蔚莉
見苦知福,多做多得
慈濟在菲律賓舉辦一百零二次義診,我參加過幾次,志工關懷貧苦病患的身影,讓我留下深刻印象。
一次義診中,一位媽媽帶著三個月大的男嬰前來看診。男嬰罹患先天性白內障,每當陽光照射到他的眼睛,他就會不舒服地大哭大鬧,家中門窗因此總是緊閉。
看到這位小病患,我才知道,原來不只有老人會生病,即使是那麼稚嫩的嬰兒,也有必須面對的病痛。
義診現場除了「見苦知福」,我也見證醫療團隊的用心。手術室裏,大醫王專注地為白內障病患摘除痼疾,讓他們重見光明;志工則在一旁溫言暖語慰問,撫平家屬與病患的不安心情。
《靜思語》:「多做多得,少做多失」,是許多志工參與慈濟活動後的體悟,我也不例外。期待更多人一同投入志工服務行列,打開苦難人的心門,讓陽光照亮他們心靈。
菲律賓 陳怡文
翻譯 黃解放
【更正啟事】
第五百零二期《慈濟》月刊,第八頁第四欄第三行更正為:「她與癌症共處,心無罣礙、隨順因緣」。
【徵求校對志工】
《慈濟》月刊正進行早期資料建檔和檢索光碟出版,徵求略懂電腦文書處理的志工協助校對,歡迎加入這項文史工程!
聯絡人:花蓮本會文發處 洪伶蓉
電話:(03)8266779分機377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[email protected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