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03期
2008-10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主題報導【「手」護大地系列之三】
  醫海慈航【慈濟大學‧大體模擬手術教學】
  人醫之愛
  人生練習題
  天涯共此情‧緬甸
  寰宇慈濟
  天涯共此情‧斯里蘭卡
  創意發明
  百川歸海
 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(二○○八年九月)
  隨師行腳‧攝影筆記
  晶瑩童心‧四川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03期
  二十日 懺悔除心毒

 

◆9‧20《農八月‧二十一》

靜思小語】隱瞞過失,就如同毒氣存在體內,將危害身心。去除無明、發露懺悔,讓毒氣發散,往後才不復萌。


看圓勿看缺

「因應眾生根器,佛陀說法前四十二年,不厭其煩地以各種方式反覆說法,正是為化解凡夫各自的無明執著。」

與志業體同仁談話,上人舉此教眾:「與人相處,一定要『看圓勿看缺』,才能真正學習到他人的經驗、長處。要尊重每一個人,意見分歧時,當調和聲色、誠心溝通;對於容易有負面情緒的人,溝通時更要謹慎、圓融,莫讓他有不受尊重的感覺。」

在人群中修行,上人強調要學會傾聽。「用清淨心諦聽,萬物無不在說法。人人的話都可作為教育,除了傾聽,更須謙虛吸取別人經驗;能如此,智慧才能日益增長。」

修行除習氣

《雜寶藏經》中記載一則故事——

波羅奈國有一風俗——家中長輩若到六十歲、老而無用時,要給他一條毯子去守門。

有對兄弟的父親已屆六十歲,哥哥要求弟弟拿毯子給父親守門,弟弟於是將家中僅有的一條毯子割成兩半,一半拿給父親。

哥哥問:「為何只給父親半條毯子?」弟弟回答:「家裏只有一條毯子,剩下一半要留著等您滿六十歲時,您的孩子才有毯子給您去守門啊!」

哥哥聽了大吃一驚,醒悟此風不可長,遂與弟弟拜訪宰相,說明此法有悖人倫常理。宰相再上奏國王,國王認同,便廢止此一風俗,呼籲人民孝順父母。

雲嘉南地區委員慈誠培訓圓緣,許多慈濟家庭扶老攜幼而來。上人以此經典故事闡示:「父母是孩子的模,為人子女如何對待長輩,將來孩子也會有樣學樣。進入菩薩團體修行,要勇於發露懺悔;孩子見證父母的改變,將引為典範,跟隨父母精進的腳步。」

在沒有疫苗的時代,人人一生都要發一次麻疹,過去的人認為這是與生俱來的「胎毒」,發散後身體即產生抗體。上人以此為喻:「若犯過失,卻隱瞞不發,這念無明就如同毒氣存在身體,會危害身心。發露懺悔,就像將無明毒氣發散,降低日後復萌機會。」

修行,最重要是修正習氣。上人表示,懺悔過錯,能洗滌內心無明,讓身心清淨;勉眾勇於懺悔,修正過去錯誤,袪除心中無明,朝向光明正軌。

「『戒律』好比預防針,要守規守戒、律己防非,積極為人間付出!」上人殷勉眾人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