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28期
2010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特別報導
  祝福快遞
  聞思修
  厝邊頭尾一起來
  草根菩提
  喜樂證言
  銀髮之愛
  天涯共此情‧台灣
  天涯共此情‧泰國
  天涯共此情‧印尼
  天涯共此情‧馬來西亞
  出版書訊
  百川歸海
 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(二○一○年十月)
  隨師行腳‧攝影筆記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28期
  環保之道

◎撰文‧袁瑤瑤   攝影‧阮義忠 


【這歡喜來自於感動】


第二梯環保感恩之旅於十月七日展開。上人在兩星期內造訪了高屏、雲嘉南、桃竹苗等區六十處環保站,從早奔波到晚,卻說每天都是快樂過!

「我看到環保站,心生歡喜,這歡喜來自於感動。環保菩薩任勞任怨、苦幹實幹,從不向我誇耀。再辛苦、再惡劣的環境,大家願意守在那裏,還做得那麼歡喜,真是不可思議!」

大太陽底下,每個環保站都像在辦喜事,人人站著恭迎上人,沒人閃太陽。環保站到處是回收物,但是上人說,每個地方都美得讓他不捨。心清淨,此起彼落的踩寶特瓶聲就像是音樂,而每次玻璃瓶的相碰都彷彿是一句佛號。

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單純、虔誠的心念不僅令人動容,也是奧妙的能量來源。屏東鹽埔七十四歲的「地磅師姊」陳王能緣,從二十年前就開始做環保,無論先生陳寶任怎麼反對也不妥協。如今,先生不但跟著一起做,還提供環保站的土地。

嘉義八十六歲的阿通姆(游素蓮),二十年前聽女兒金花說,製造五十公斤的紙得砍一棵二十年的大樹,便開始每天回收資源,即使才剛動完手術也不例外。十月十八日,她與阿通伯(游保通)在女兒的陪伴下來雲林聯絡處見上人,樂不可支地描述,上人到過她的夢裏三次,告訴她哪棵樹下、哪個牆角有很多紙箱、報紙;結果全都應驗。

上人主動表示要跟他們一家合照,三位菩薩像得了大獎,在上人身邊坐得筆直。看著照片,耳邊又響起阿通姆那中氣十足、又土又濃又可愛的鄉音:「撿垃圾可以救人,樹少砍,山不崩。老ㄟ,咱們來拚命做!」

【環保之道】

無論到哪個環保站,上人都會繞一圈,津津有味地看菩薩們做事,直說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。在高雄「實踐」被零件吸引,在「右昌」更是開心地表示:「今天又學到一招!」多虧志工的巧思,利用角鋼,在幾秒鐘內便能剝去電線外皮,取出銅絲。

上人表示,環保是舉世最關注的議題,當許多人還只是在口頭論述時,慈濟志工卻早已藉由遍布台灣四千五百多個環保站,將資源回收落實於民間。那是因為虔誠的愛,台灣無以為寶,以愛以善為寶。
「台灣小,來參訪慈濟環保站的各國人士卻絡繹不絕。透過十二顆衛星,大愛電視把我們所做在全世界播放。大家都是老師喔,帶動全球做環保,功德無量!」

上人說,人間這麼苦,必須找一條路,而我們的路就是「環保之道」。環保淨心、淨土地,是教育,也是修行。知道人生的軌道,就要照著一直走,發揮功能。佛陀教我們如何做人、如何做事、做什麼事,萬法可以歸納在環保,每一法都含藏著無量法、無量的力道。有佛心,便能將煩惱層層消除;有佛性,便能遠離災難。

清淨在源頭,把一件廢棄的物件拆開來,可以發現裏面有各種不同的物質。經過細細的拆解,銅歸銅、鐵歸鐵、錫歸錫、塑膠歸塑膠;把它們回收、再製,又是可供利用的東西。「師父說法,也是把事相分析到零,或是重新整合,化零為整、化整為零啊!」

【開闊人生】

環保站的風光無限好,屏東九如環保站裏專心拆解錄影帶的小男孩,定力連大人都不得不佩服;蓮華環保站的師兄做到一身汗,笑容也同樣淋漓暢快。讓人捨不得移開目光的,還有老菩薩們柔和、善順、消化了一切苦樂歲月的美麗臉龐。

環保站裏處處可見開闊人生,大家彼此讚歎,唯恐上人不知道同伴有多努力、多能幹。幹部們孜孜不倦地傳承,將飽滿的種子撒向周遭,讓新人再經營出更多的環保站。有些環保站租借場地工作,這個地方沒了就找另一個,大家遷來遷去,總也不放棄。

環保志工誠樸、無雜質,法最能入心。上人怎麼說,他們就怎麼做,許多人都只是聽到上人一句話,便長年累月不懈怠。上人讚歎他們雖然草根,卻是正知、正見,守志不動:「得癌症的人沒有說:『請上人保佑我!』而是說:『人生的劇本是自己寫的,我現在受的是過去生寫的劇本,所以要把握時間,克服身體的不舒服,天天來做,乘現在趕快寫來生的劇本。』」

環保志工與上人的互動最是動人。聽上人說:「大家回收寶特瓶,做成的毯子質料很好,師父也蓋呢,好暖、好舒服。」大家打心窩裏笑出來,笑得像一尊尊佛。

在鄉下,九十幾歲的老菩薩祝上人「健康、呷百二」;八十幾歲的老菩薩願意將歲壽折給上人。聽上人說:「師父沒有做,都是你們在做。你們出手做,最有用。」面孔黝黑的婦人們喜得、羞得咧嘴直笑,眼睛卻眨巴眨巴地,淚水隨時都會流出來。沒辦法,歡喜到想哭啊!
環保站的風光無限好,故事講不完。

【老兵】

南台灣天氣酷熱,上人卻是無論橋下、路邊、田中央都去,甚至還頭一次「過鹹水」,去到高雄旗津的中洲環保站。臉龐每天曬得紅通通,內心的歡喜卻洋溢在與環保志工的每句對話、向十方大眾的每場開示中。若是靠得比較近,還可聽到他老人家清脆、微細的笑聲。

走過一站又一站,上人簡單平實、深入淺出地就環境開示、視情況觀機逗教,務必讓五歲到九十歲的人都能聽懂,為何人人都必須做環保。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氣候有關,人心合和、少欲知足,就能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

除此之外,上人還一遍又一遍地叮嚀,「清淨在源頭」就是勤儉、惜福。醬油、果汁、牛奶享用完,要在空瓶裏加點水、涮一涮,倒出來做菜或飲用。像這樣,回收後就不必浪費水資源清洗,大家敬愛的環保菩薩也不用在難聞的氣味、骯髒的垃圾堆中做分類了。

上人所到之處,民眾無不如沐春風,歡喜接受教化。有的地方人潮豐沛到溢出室外,布滿道路兩旁,大家卻寧願擠著、站著聽上人開示,雖然汗流浹背,表情看起來卻很清涼。
就這樣,上人在所到的每處環保站都感恩大家、鼓勵大家、幫忙大家,期盼每個點都能有穩定的場所、輕安的環境。天天行程都是滿滿的,有時一天跑八個站,每場開示都直挺挺地站著,從早到晚精神奕奕,傍晚回分會休息才感覺到了腰痠、腿疼。

「就是軍隊操兵也沒這樣的!」一位弟子不捨地說。

「現在的少爺兵哪有操到。」話說完,上人停了兩秒,又微笑著補了一句:「我是老兵。」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