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28期
2010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特別報導
  祝福快遞
  聞思修
  厝邊頭尾一起來
  草根菩提
  喜樂證言
  銀髮之愛
  天涯共此情‧台灣
  天涯共此情‧泰國
  天涯共此情‧印尼
  天涯共此情‧馬來西亞
  出版書訊
  百川歸海
 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(二○一○年十月)
  隨師行腳‧攝影筆記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28期
  水淹北馬 收容中心送愛

◎撰文‧翁詩盈、黃誠恕

大水淹沒萬頃良田和市鎮,數萬民眾緊急撤離收容中心。
志工緊急送愛,溫暖一顆顆徬徨無助的心。


位於馬來半島北部的吉打州和玻璃市州,十月三十一日起豪雨不斷,氣象局發布紅色警報,預告大雨可能導致嚴重水災。

五年前,兩地也曾被大水圍困,釀成四十年來最嚴重災情。今年水患更甚當年,素有「稻米之鄉」美譽的吉打州,超大暴雨讓河水氾濫,淹沒上萬公頃良田和市鎮。

位於馬國、泰國邊境的玻璃市州,災情更為慘重,全州七成五面積受災,許多民眾在高速公路旁搭帳棚避難。

慈濟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,到災區致贈麵包和礦泉水,民眾感動得直說:「你們來得真是合時!」


付出不是單方面,
大愛循環

災後,慈濟志工鎖定玻璃市州首府加央市、吉打州古邦巴素縣日得拉鎮和首府亞羅士打市為重點,冒著滂沱大雨前往勘災、關懷。

十一月二日晚間,志工涉水前往日得拉鎮災民收容中心致贈應急金和生活包,沿途所見盡是水鄉澤國,原本熱鬧的商業區一片黑暗,只有湍急水流聲。

慈濟志工在一處收容三百多位民眾的學校設立供應站,提供熱飲、餅乾和麵包。一對夫婦看見志工人手不足,主動協助添茶水,為鄉親服務。太太諾莎西婼說:「付出不能僅是單方面,慈濟人熱心幫助我們,我怎能不來幫忙!」

家住日得拉鎮、五十九歲的林女士和先生回憶,大水來得急,他們僅攜帶幾件隨身衣物就匆忙逃離。離家時,水位只到膝蓋;隔天一早回去探看,大水淹過頭頂;傍晚水位退到胸口,「家具到處漂流,都撞壞了。五年前才受災,今年更嚴重!」

災後,商店街暫停營業,有錢也買不到東西。看到慈濟志工送來牙刷和牙膏等日用品,林女士感慨地說:「財物損失是沒辦法的事,人平安就好!」

同樣住在日得拉的黃清源,五年前曾收到慈濟致贈的慰問金,這分感動一直存在他心裏;他捨不得將這筆錢花掉,在抽屜一放就是五年。今年又受災,熟悉的藍天白雲身影再次現身,黃清源收到慈濟人的及時援助,心中生起滿滿的感恩,決定將這兩份慰問金全數捐出,造福更多人。


走過淹水之苦,
體會助人之樂

十一月五日,日得拉鎮積水漸退,趁著民眾返家清掃家園之際,志工總動員,挨家挨戶發送應急金、生活包、乾糧、礦泉水等物資,並協助打掃。

志工分組走進附近七個住宅區,低窪地區積水仍超過一公尺,放眼望去皆是破爛的屋頂、凌亂的環境;貧困加上大水侵襲,志工帶來的援助是家家戶戶最大的安慰。

五十六歲的陳來水兩天前家中淹水,受到慈濟人的關懷,今天他也穿上慈濟志工背心,關懷其他受災戶,一一恭敬呈上生活包。

二十四歲的黃順強是藥劑師,家中也受災。在外地工作的他,接獲母親告知慈濟人送來生活包和慰問金,待醫院工作告一段落,他立即前往吉打靜思堂捐款,也在志工邀約下挨家挨戶送愛。「淹水的辛苦,我們已經走過來了,現在要去助人,體會付出的感覺。」


玻璃市六十位慈濟志工,有一半是受災戶。志工張鈺葉居住在淹水最嚴重的地區,她記取五年前的經驗,將家中物品事先抬高;可是水勢高漲超乎預期,眼看家當流失,她更憂心的是,大水會沖走慈濟書籍和飯盒。

以往,慈濟舉辦素食餐盒義賣,志工都會齊聚她家備餐;明年即將舉行音樂手語劇公演,志工們已展開齋戒運動,她家更是每天供餐點之一,存放大量餐盒。

儘管憂心,她還是立刻換上藍天白雲志工服,參與勘災和救援行動。「五年前受災時,我的心很無助;這次災情更嚴重,鄉親的徬徨一定更甚於當年的我;救人要緊,失去的財物就放下吧!」她說。

大水霸占家園,居民生活完全被打亂,但須洗腎的患者不能中斷。許多人住家外圍淹水,被迫困在家中;七十三歲的腎友陳阿嬤,就是其中一位。

吉打慈濟洗腎中心為了確保腎友們能安全前來洗腎,一一打電話關懷;對於無法走出家門的腎友,醫護人員特別安排大卡車接送。

半個月來,慈濟志工共供應近一萬四千份熱食,致贈六萬三千份飲水、乾糧,以及五千六百戶慰問金、生活包,並打掃二十二個社區。總計協助超過兩萬四千位鄉親度過災後艱難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