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日 無求,福自來
◆10‧30《農九月‧二十三》
【靜思小語】心放寬,念單純;歡喜就有福,助人最快樂。
不忍蒼生,悲智傳愛
「無常瞬至,身處平安之地者,應關懷受災難的地方。」泰國東北及北部從十月十日至今,歷經半個多月大雨,造成嚴重水患。曼谷慈濟志工用芭蕉葉打包一萬個飯包,赴華富里府勘災並發放。
相較於現成的保麗龍餐盒,用芭蕉葉做飯包,耗時費工,但為了不增加災區垃圾負擔,志工仍盡力準備。早會時間,上人讚歎曼谷慈濟人用心發揮良能,每個飯包不只裹著愛心,也同時傳達了環保理念。
七月底至今,巴基斯坦水患已三個月,這場八十年來最大水患,全國五分之一地區受災,民眾苦不堪言。慈濟第一梯次賑災團十位團員十月二十四日出發前往巴基斯坦,包括兩位在台經商的巴基斯坦籍人士隨行;團員透過視訊,日日向上人匯報工作進度。
「國際救災行動已告一段落,仍有數萬受災民眾生活無以為繼。當地滿目瘡痍的景象,以及民眾驚惶未定的茫然神情,令人心疼。」上人表示,慈濟香積飯無須烹煮,用冷水沖泡即可食用,能發揮救急之效;但淨水來源是一大問題,希望前線志工視當地民眾需要因應。
全球前三大稻米出口國:泰國、越南、巴基斯坦,今年皆因澇患而使稻作減產。上人教眾立足台灣要宏觀天下。「要有『普天下危機四伏,只求自身平安並不可靠』的觀念,把握平安而有力量之時,及時造福人間。切莫自顧享受而不關心他人苦難,唯有人人平安,自身才會幸福。」
上人感恩賑災團員「步步踏實且寸寸用心」,也提醒大家要悲智雙運——以感恩、誠懇之心,對待所有人事物;進出災區務必小心,照顧好自身健康。
心寬念純,自在無礙
一位僑居海外的女士滿懷悲愁來見上人。先生遇搶喪命,她心痛先生驟逝,又聞他人言其唯一的孩子「命不好」,以致心靈難安。
上人溫言開導:「要勇敢面對現實,心再怎麼苦,先生也回不來了。若僅聽聞他人言語,即一直想著『我孩子命運如何不好』,就好像認定了孩子的命運必然如此,又如何能期望他好命?要相信孩子是有福的,只要他懂得造福。」上人教其莫迷信,要多為孩子祝福,同時鼓勵他自造福田。
「我曾經看到先生的靈魂……」聞言,上人回應:「法入心則無罣礙。心不要去招惹外境,有正信則無罣礙。」上人舉述九二一大地震救災期間,慈濟人為冰櫃中相疊的大體翻身,無罣礙故心自在,心正氣盛邪不侵。
「愈想愈多,愈雜愈亂。要以單純心為先生祝福,自心安定,則先生靈安。」上人鼓勵她要為自己祝福,多投入造福人群的工作,愈做愈歡喜的同時,也能沖淡悲苦之情。
「心要放寬,念要單純;歡喜就有福,助人最快樂。今生的劇本在前世已寫好,若能在此生做好事,將是來生的福。」上人教勉,當盡己所能助人,付出不求得福,「無求,福自來!」
計天下利,莫計私利
「有利,就要利天下。」與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實業家志工說話,上人感恩大家以回收寶特瓶研發多元再生織品,營運所得全數捐予慈濟,「這不是計私利,而是計天下利。」
上人認為,環保理念需要帶動;也唯有親身投入去做,才能與大地、物命之情真正會合。「醫師『用生命走入生命』去搶救生命;環保則要『融入大地去會合大地』,才能搶救大地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