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六日 清淨心,悠遊法海
◆10‧26《農九月‧十九》
【靜思小語】心清淨無染,能深入法海;心受煩惱纏繞,難得法益。
報四重恩,濟三途苦
「心源湛寂,法海淵深;迷之者,永劫沈輪,悟之者,當處解脫。是故三世諸佛,離塵成道。歷代祖師,不染世緣,故得天魔外遣,拱手歸正。」
欣逢農曆九月十九日「觀世音菩薩出家日」,上人為精舍六位常住兩年以上的近住女進行剃度儀式,法王座下再添新佛子。
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。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,只因一念無明,生三細六粗煩惱。出家乃大丈夫事,非將相所能為也;從今而後,當遠離過去紛擾無明,時時調適自心,回歸湛然寂靜、清淨無染。」
上人指出,佛法深廣如大海,「唯以清淨無染之心,才能入法海;心若不清淨,受諸種煩惱折磨牽掛,則難得法益。」
「出家之德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。」上人說明,為了報佛恩、父母恩、眾生恩、國土恩,要日日殷勤、精進。
「三途指『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』三道。心起無明,不斷染著諸惡而造業,將墮地獄、餓鬼及畜生道。三途並非遙不可及,娑婆世界又稱『五趣雜居地』,若用心看世間,天、人、修羅、地獄、餓鬼與畜生比比皆是。發心出家,要以苦難眾生為己任,無所求地付出。」
上人為眾完成剃度並親命法號,致勉此刻開始,當去除一切煩惱,在如來家庭安身立命,盡形壽「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」。
「欲回報父母恩,就要善用他們給予的身體,於佛法中殷勤精進、在眾生中用心付出。『感恩』是靜思法脈及慈濟宗門中,時時不可或缺的心念,而且還要有『大愛』——期待人人勇猛精進,開闊心胸、大愛人群。」
無私無求,清淨付出
「現今全球天災不斷,很需要愛;若人人有愛,天下就能平安。」與來訪的北京慈善協會名譽會長翟鴻祥女士等人談話,上人表示,災難發生於何時、何處不可預料,唯有人人互助、互愛,才能平安度過。
參訪過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以及九二一希望工程學校,翟會長肯定建築穩固且設計完善;鋪設連鎖磚、雨水回收等做法,處處落實環保理念;而大愛園區民眾以編織等技能為業,一片安居樂業,令人同感歡喜。
上人表示,期待從山上遷居到大愛園區的原住民鄉親們,能有個安身、安心且安生活的地方,在此將傳統文化更加發揚光大。「慈濟所有的建築物皆鋪設連鎖磚,讓大地能呼吸、雨水能滲透大地。慈濟希望促進人與人之間互愛,同時也要疼惜大地。」
北京慈濟人去年在淶源、易縣等地進行冬令發放時,特別在現場準備熱騰騰的粥食,讓天未亮就必須長途跋涉來領物資的山居鄉親能補足體力。
「這分真誠的愛,就是菩薩心。菩薩不忍眾生受苦難,故無所求付出,再辛苦也心甘情願;這就是慈濟人常說的『甘願做、歡喜受』。」
上人續言,同樣生活在天蓋之下、地載之上,人人就如一家人,應相互尊重、彼此敬愛。「慈濟人懷抱無私之愛,付出無所求;若要說有求,讓受助者得到所需,就是慈濟人唯一的要求。」
日前宜蘭大淹水,當地慈濟人自家亦受災,卻立即前往關懷受災戶。上人表示:「儘管受到災難重創,卻看到人與人互助,同舟共濟;這分美善人性,就是社會與人類的希望!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