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二至二十四日 以「福」消災
◆10‧22~24《農九月‧十五至十七》
【靜思小語】當心與心相應,力量倍增,才能真正以「福」消除災難。
幸福回收,回收幸福
「每到一個環保站都有新發現、新感受。看到回收物資囤積如山且種類繁多,足見環保志工何其『幸福』!大家做得『幸福』卻開心——從憂鬱而樂觀、從迷途而知返,人生變美滿,令人感動。」
早會時間,上人歡喜與眾分享此次「環保感恩之旅」行腳點滴。
上人指出,環保回收的是「資源」,不是「垃圾」;將資源詳細歸類,集中同一種材質,可經處理再生新品。如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錫等,若能回收再製,則不需再開礦或抽取原油,就能降低對地球的傷害,改善日益惡化的環境。
梅姬暴雨,重創蘇花
二十一日凌晨兩點半,氣象局發布梅姬颱風海上警報;下午五點半,陸上警報發布。由於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,東部地區出現超大豪雨,不只宜蘭淹大水,且重創蘇花公路,多處坍方及路基流失,傳出有數百多人受困。
早會結束後,聽取宗教處同仁報告蘇花公路最新災況及宜蘭淹水災情,上人指示立刻準備香積飯、毛毯、生活包及慰問金,供受困者暫度難關。精舍德懷、德晉師父將偕宗教處同仁前往宜蘭災區,上人交代莫強行涉險,安全是助人的首要考量。
三點多,七名受困蘇花公路的觀光客,由直升機送往花蓮慈濟醫院,院方會同志工立即送上衣物、給予治療,精舍常住師父也代表上人前往關懷、致贈慰問金。
「大雨傾盆而下,不知心靈驚惶的他們,是如何度過雨濛濛的漫漫長夜……」二十三日早會時間,上人憂心雨急又大,且昨日又逢農曆十五漲潮日,籲眾虔誠為受困者祈禱,亦盼天候轉晴,救援工作能順利進行、救人者平安……
透過新聞畫面見及蘇花公路坍方景象怵目驚心,鬆軟危脆的山體如遍體鱗傷,上人感到心疼且不忍,慨嘆:「莫逆天地而行,順天地才能平安;要時時戒慎虔誠、敬天愛地!」
懺悔反省,順天而行
梅姬颱風造成蘇花公路部分路段坍方,是該路段歷年來最嚴重的災情。二十四日早會時分,上人喟嘆:「常提及人生無常、國土危脆,要敬天愛地、戒慎虔誠。然而,能聽到、做到者甚少。」
天災驟至非人能阻擋,然而災難過後,埋怨、謾罵亦無助於救災工作;上人指出,應為脫困者慶幸、為受困者祈福,同時也要感恩救難英雄。
上人再次呼籲要用至誠的心,人間菩薩招生。「當心與心相應、力量倍增,才能真正以『福』消除災難。」
宜蘭人文真善美志工郭金憲,二十一日下午家中店面淹水及胸,住家亦遭土石埋覆,仍擔起記錄重任,到羅東聯絡處拿攝影機,拍攝災情相關畫面傳回大愛台。
金門、澎湖的人文真善美志工,早在陸上警報發布前,即持續記錄當地風雨狀況;儘管海邊樹木被吹得搖搖晃晃,無法站穩,志工仍勉力拍攝,第一時間將畫面傳送大愛台,提醒民眾提高警覺。
上人感恩媒體工作者、救難單位的辛勞,也感恩花蓮鐵路局特別加掛一節車廂,載送慈濟賑災物資到宜蘭蘇澳。
精舍法師、花蓮志工、志業體同仁等逾四百人,今日前往蘇澳鎮協助鄉親進行清掃、關懷膚慰;北區動員逾一千名志工,協助南方澳住家及巷弄整理環境,並同步進行訪視關懷及醫療服務;宜蘭地區則動員三百人力,投入訪視、發放及香積工作。
「感恩人人迅速動員,協助受災鄉親早日回歸正常生活;亦盼人人從災難中記取教訓,戒慎虔誠,共行大反省、大懺悔!」
人心不貧,社會不貧
「人貧志不貧,只要人心不貧,社會就不貧。」與宗教處同仁談話,上人重申「教富濟貧」以及「濟貧教富」之慈善理念,除了教導富有者或平安者出錢出力幫助貧困者;若窮困者有心,要助人也不難。
有人疑問,看到許多富有者在慈濟慷慨捐輸,「做牛做馬」還很歡喜,到底是何原因?上人以「貧婆布施」的啟示說明:「物資不論多少,重在一念虔誠之心,心靈富有最重要。」
在慈濟,捐輸愈多者,反而愈縮小;愈縮小者,可能付出愈多。上人稱歎他們透過布施法門而徹悟人生,付出無所求且法喜充滿,體會了「三輪體空」的精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