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28期
2010-11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特別報導
  祝福快遞
  聞思修
  厝邊頭尾一起來
  草根菩提
  喜樂證言
  銀髮之愛
  天涯共此情‧台灣
  天涯共此情‧泰國
  天涯共此情‧印尼
  天涯共此情‧馬來西亞
  出版書訊
  百川歸海
 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(二○一○年十月)
  隨師行腳‧攝影筆記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28期
  十八日 伸出手,就有力量擔

 

◆10‧18《農九月‧十一》

【靜思小語】有心做,永遠不嫌遲;伸出手,就有力量擔。

人平安,最幸福

雲林縣水林環保站土地是黃淑師姊家的祖厝,師姊原本以堅定的願力投入環保,然而三年前媳婦因病往生,她悲傷難復、封閉自己,致積鬱成疾。

看到黃淑師姊生病,高齡八十歲的王陳花老菩薩深感不捨,不只天天投入回收分類工作,且騎車幫忙聯絡環保相關事情。近日黃淑師姊病情好轉,上人在環保站看到她,鼓勵她親自跟王陳花老菩薩道感恩。兩人在大眾面前相互擁抱,黃淑師姊表示要重新站起來,跟大家一起做環保。

「要多展笑容,心門才會開:心開運轉,福自來。」上人慈勉黃淑師姊,生病期間無法全心照顧環保志業,現在要把握時間趕緊補回來。

生活中充斥一次性用品,例如許多食物包裝,撕開後立即成為垃圾,造成大地污染。上人感恩環保菩薩們辛勞回收資源,不但讓家園潔淨,更保護人間「風調雨順,五穀豐登」。

來到崙背環保站,許多高齡長者在此做資源分類。八十五歲謝金蘭阿嬤、八十三歲李廖悅阿嬤、八十歲陳愛阿嬤、八十歲李蕭春玉阿嬤、七十六歲顏芙蓉阿嬤、六十八歲李美語阿嬤、六十七歲廖孟珊阿嬤與五十七歲廖幼師姊等八人,是從環保站整地時就投入了;大家相約清晨即至環保站,禮佛之後做環保,天天歡喜付出。

上人讚許此地是鬧中取靜的菩薩聚集地,大家不僅來此做分類造福,也能共修增智慧。「氣候調順、物產豐饒,生活物資不匱乏而能平安度日,就是幸福人生;因此人人要懂得保護大地水土,珍惜資源且做好回收。」

法要深,行要廣

雲林地區的稻田已結穗,微風拂來如波浪搖曳,展現樸實豐足農情。來到虎尾環保站,同樣看到許多年長的志工,八十歲以上者超過六位。

八十五歲的周水牛師兄,即使手會不自主抖動,拆解回收物常敲到淤血,卻不喊累、不停歇,天天早上七點半報到;鄧蕭素珠師姊將邁向九十高齡,培育十多個子女成人,自言起床就想做環保,投入環保已十五年。

上人讚歎虎尾環保站土地狹長有深度,人的觀念也有深度;勉眾來此造福、共修,要將法修入心中、實踐在日常生活中。「『法要深』同時『行要廣』,做『有深度的環保』。」

環保站裏的回收物,推究其來源,原料皆從大地開採;志工回收後,讓廢棄物還原至初始的原料、再製新物品,上人表示,其中學問深微奧妙,可謂「一物之中具萬法」。

在雲林聯絡處舉行的「環保二十感恩會」,多位志工上台現身說法。謝榮寵師兄兩年前從警察局退休後,天天到環保站報到,戒除菸、酒、檳榔、賭博等惡習,且通過培訓受證為慈誠;轉變之大令人訝異。

游金花師姊多年前聽上人開示受啟發,決定要為地球盡一分心,遂邀父親游保通、母親游素蓮一起做環保;「阿通伯」與「阿通姆」並提供場地,作為頭港環保站。

阿通姆謹記上人開示,知道「樹少砍,山少崩,地球就會壯」,所以「拚命做」;曾經,阿通伯邀她一起去日本玩,但是她和回收物「有感情」所以沒有去,獨自把三千六百斤的回收物載回環保站。

日前八十六歲的阿通姆肝腫瘤做栓塞,交代家人若手術出問題,不可怪醫師;手術順利完成後,出院第二天即恢復做環保;寬厚及精進之心,令人敬佩。

阿通姆告訴上人,自己常運用上人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「四神湯」,還伸出五個手指頭分享做環保的「五寶」:「第一,做環保身體好;第二,做環保沒煩惱;第三,做環保精神好;第四,做環保消災禍,第五,做環保歲壽長老老!」

上人稱歎通伯、通姆樸實可愛:「聞一善法能拳拳服膺,『做就對了』,而且做得如此健康、快樂!從他們身上印證了——只要有心想做,永遠都年輕;願意伸出雙手去做,永遠有力能承擔。」

除了身外的環保要用心投入,上人強調更重要的是做好「心靈環保」。「世間本無常,無法永遠保持健康與平順的生活;在遭遇逆境時,若能運用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四法,心寬念純即得自在。」

經典是佛陀指引眾生的道路,上人表示,佛經是佛陀所說的法。「故誦經不是誦給佛聽,是要誦給自己聽,聽經最重要的,是了解道理而能力行,親身去『行』道。」

在嘉義、雲林各環保站,屢見樸實善良的高齡夫妻相偕投入環保;又看到老人家疼惜、呵護晚輩,晚輩謙恭、尊重長輩,在在顯示環保人文之美。上人深感欣慰,希望人人都能「做環保無煩惱,身體健康日日好」!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