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57期
2013-04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特別報導‧緬甸納吉斯風災五周年
  特別報導‧川震五周年
  人文教育‧花蓮
  醫海慈航
  蔬國人物誌
  人生練習題
  生命的禮物
  發現歡喜‧美國
  人間問路
  草根菩提
  寰宇慈濟
  百川歸海
 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(二〇一三年三月)
  隨師行腳‧攝影筆記
  晶瑩童心‧慈大附中國中部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57期
  十九日 告別灰暗,心靈向陽

◆3‧19《農二月‧初八》

【靜思小語】愛的能量,為人間帶來溫馨與生機。

心有法,才能招菩薩

農曆二月八日「佛陀出家紀念日」,上人於早會時間感恩兩千多年前,宇宙大覺者來到人間修行成道、說法度眾生,讓人人在五濁惡世裏認清方向,不再迷茫造業。

「佛法引領人看清方向,修除煩惱無明,逐步回歸清淨本性。然於此濁世,真能看清方向的人不多,所以要發心立願,廣招人間菩薩。」

上人提醒,要向外招菩薩,自心要有佛;心中有佛,法自然入心來。「紀念佛陀出家,要自許學習佛陀的智慧。走入人群、體會人生『苦』相,就能時時自我警惕,不致沈迷欲念而無明造業。佛在心中、法在行中,運用佛法待人處事,則人事皆能圓滿。」


啟發愛,溫情滿人間

近日臺灣西部水情吃緊,早會時間,上人籲眾,除了珍惜用水,愛的能量也不可或缺。「自心有愛,更要讓愛的種子『一生無量』,撒播全球,滋潤如火宅般酷熱乾旱的世界。」

全球慈濟人致力於淨化人心,引法水滋潤人人心地。江西南昌第一位本土慈濟志工陶明,前年透過網路得知慈濟,深受感動,聯繫到上海陳健偉師兄後,開始參與慈濟活動。去年初,他帶動當地志工連線參與上海讀書會,得知山東志工加入慈濟只有兩年,今年卻已參與冬令發放並舉辦新春茶會;因而見賢思齊,發動「一人十菩薩」,播撒大愛種子。

三月一日至三日,陶明師兄在南昌首辦新春茶會,逾一百五十位民眾參與。上人稱許:「愛的效應力量大,只要有人發心,就有成就菩薩的因緣。」

在馬來西亞,慈濟人自一九九二年起,前往馬接峇汝敬老院關懷。初訪時,看到敬老院又髒又臭、老人行動不便,遂每週前往為老人家清洗床單和枕頭套,並請專人為老人們煮飯、邀請醫師來義診。

起初,有老人抱持懷疑態度,拿掃把擋住門口不讓慈濟人進來;關懷半年後,老人們從質疑到期待志工來訪,也從彼此互不關心到相互照顧。二○○○年,院友戴娘歲阿公聽到慈濟人說環保,開始在院內帶動回收;成果獲政府肯定,協助蓋了一間環保屋。

二○○七年戴娘歲阿公往生,由丘亞岸阿公接棒,但因行動不便,賴譚清阿公一起幫著做;一棒傳一棒,敬老院的環保工作十三年來不曾間斷。今年一月二十七日,馬接峇汝敬老院慈濟環保點成立,每月環保日附近居民攜家帶眷前來協助分類、關懷老人。

「老人家們原來的日子很沈悶,慈濟人不畏辛苦投入關懷,就像帶來了溫暖的春陽,用愛滋潤了乾涸的心田。」上人欣言,這所敬老院的轉變,印證「一切唯心造」,只要有心投入、不怕辛苦,終能讓灰暗的心靈見到陽光。

「造福或造業,法喜充滿或是憂鬱成疾,端視自己的心能否選擇正確的方向。只要啟發人心愛的能量,世間就能如春天般溫馨而有希望。」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