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至十五日 長養淨因
◆3‧13~15《農二月‧初二至初四》
【靜思小語】心寬,與人和;念純,煩惱滅。
恆持初心,精進不退
「從年輕時親近寺廟、接觸佛法開始,我就認為『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』,我所要走的就是經典指出的道路。就是這分單純心,讓我堅定方向一心一志前進,絕不因起心動念而偏差。」
與清修士談話,上人表示,佛陀覺悟的道理,是宇宙間恆常不變的真理;修行,要以單純心追求這分真理。
上人憶述,當年發一念修行心,毅然離家;雖然多年間居無定處、生活很辛苦,但是心安定、無罣礙,獨自在小木屋修行那段時間,天天充滿法喜。
「這一念單純心,直到做慈濟之後,開闊到『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』的境界。唯有心寬念純,才能將慈濟志業推展到全球;否則,心不寬,人就不合,念不純,則雜念叢生,會惹來許多惡緣污染心地。」
天堂、地獄都是人心造作;上人致勉,最初的發心與佛性最貼近,發心如初,才能維護清淨本性不受污染。
「身處五光十色的環境,容易遇到惡因、惡緣牽引而偏差。既以清淨心發願求道,又有幸得遇善因緣,就要恆持初心,在學佛路上修除煩惱、持續精進。要心寬念純、一心一志,安住身心,讓純淨的『因』不斷成長。」
上人期許清修士精進於「內修外行」——向內修養自我品德,以德行走入人群付出。「學佛是為了度化人間,能否成就,要看是否心寬念純?是否發心如初?心要像海綿般吸收法、浸潤法,才能發揮度化人間的良能,與眾同行菩提道。」
法水滋潤,心不揚塵
近日朝鮮半島情勢緊張、戰雲密布;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上人,對於戰爭的殘忍記憶猶新,十四日早會呼籲人人提起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之愛,將天下蒼生視為一家人,用善的福業扭轉戰禍惡業,莫使大好河山成為戰場。
「地球村互動緊密,一國起干戈,將波及鄰近諸國,亦將影響全球政經情勢;在四大不調、天災頻繁的此刻,更加威脅人類生存。人心調和,世間才能平安。」
稍後與大愛臺主管談話,上人指出,人人本具佛性,只是被無明遮蓋而成為凡夫。「人心欠缺法水滋潤,如同風吹揚塵而漫天塵霾,看不清楚道理;一味向外求賜福,卻不知自己也有造福的潛能,也能付出無私大愛。」
許多不曾接觸佛教的國度,因為慈濟人前往救災、濟貧,長時間的帶動,讓苦難人了解「行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」,啟發其愛心,願意付出點滴力量幫助貧病鄉親。上人表示:「只要了解道理、啟悟自性,就不會消極地坐等救助,而能自救救人。這就是『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』。」
社會人心散亂,必須用法引導,上人肯定大愛臺「菩提禪心」節目是弘揚善法的利器,能廣泛而及時地淨化人心。「這是『另類說法』,要用虔誠心製作,讓觀者心存恭敬,如見佛經;劇情務求合情合理,讓人易於理解而接受佛法、凝聚人心大愛。」
非生意經,是人道經
全臺六所慈濟醫院因地制宜而有不同特色,卻都有共同的使命——守護生命、守護健康、守護愛。醫療志策會中,上人肯定各院不斷自我提升,以慈濟人文打造出「有溫度的醫療環境」。
「大家有志一同,以真誠之愛付出,即使勞心勞力,負擔沈重,也付出得很歡喜。正如許多慈濟人從事『磨手皮』的勞動工作,也要捐款護持;同樣是出於一片熱忱而虔誠付出。」
人能弘道;上人強調,慈濟志業實為「道業」。「我們所談的不是『生意』經,而是『人道』經;要讓所有同仁對此都有深刻了解與體會,共同提升慈濟醫療使命。」
愛為良藥,守護身心
日本分會日前接獲一份愛心竹筒,裏面有上百枚沾著斑白海鹽的世界各國錢幣;這是住在東松島的千葉博先生收藏已久的錢幣,在海嘯過後找回,捐給慈濟幫助苦難人。
十五日早會,上人述說東日本大震災過後兩年多來,慈濟人持續走入災區膚慰受災民眾,除了給予物資、溫暖呵護,還分享「竹筒歲月」理念,鼓勵人人去除憂愁、增長善念,讓愛心種子萌芽。
兩年後的現在,許多當時發出的竹筒開始「回娘家」。上人有感而言:「打開竹筒,可以看到硬幣殘存著鹽的結晶,述說曾經歷過驚心動魄的大災難,也閃耀著愛的能量。這一頁慈濟國際賑災篇章,還有後續的愛心回響,持續不斷湧現。」
慈濟歷史上的今天——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五日,玉里慈濟醫院啟業;一年後,關山慈濟醫院也在三月十五日啟業。兩所慈院的醫護同仁,在張玉麟、潘永謙兩位院長帶領下,秉持使命守護東部民眾健康。
「他們把小鎮當成自己的家鄉,把居民當成自己的家人;不只照顧一所醫院,而是照顧整個鄉鎮,上山、下鄉、過海到離島,為缺乏醫療的村落提供服務。」上人舉例,去年十二月關山慈院收治八十二歲的布農族江阿嬤;她在臺南中風,左側半癱加上肺炎,引發肺部積水、呼吸衰竭,一度被院方宣告病危,家屬決定放棄急救接回臺東,後轉送關山慈院。
在胸腔內科團隊和營養師、復健師整合治療下,經過夜以繼日用愛細心照護,阿嬤逐漸恢復元氣,還能用助行器行走,已於一月五日出院。
上人感恩兩所慈院在狹長的花東縱谷中,以誠懇的愛守護生命、守護健康。「但願大家持續凝聚愛的能量,步步踏實前行,樹立醫療典範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