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至十二日 你我都是「人間菩薩」

◆ 3‧11~12《農正月‧三十至農二月‧初一》
【靜思小語】能以歡喜心付出助人的你、我、他,就是「菩薩」。
法入心,勤精進
約旦慈濟志工陳秋華,以少數人力長期救助大漠中的貧苦人及邊境難民,默默耕耘志業亦不忘精進聞法,每天透過大愛臺收看「靜思晨語」、「人間菩提」,全程恭敬長跪、合十聆聽;辛巴威朱金財師兄克難做慈濟,一人也能繞佛繞法,且帶動本土志工……
「志工人數這麼少、環境這麼艱困,為什麼他們的精神理念還能如此堅定?即使困難重重也能一一克服,持續精進?因為他們深入『靜思法脈』,故能將『慈濟宗門』走得如此通透。」
與宗教處同仁談話,上人期勉大家充實靜思法脈的精神能量,引導大眾聞法精進、深入舊法新知,鞏固精神理念;進而見賢思齊,發揮四無量心,在普天下廣開慈濟宗門。
做所說,說所做
十年前,菲律賓第一次舉辦「父母恩重難報經」音樂手語劇公演,因為人數不足,臺灣五十位志工前往助緣;今年二月,兩百多位演出者全由菲律賓當地志工承擔。起初,菲國慈濟人對於要帶動這群不諳華語的本土志工,讓他們了解歌詞意義,還能記憶、唱誦、動作一致,內心忐忑;但仍然認定「做就對了」,練習過程與公演後皆有滿滿的感動,今返精舍分享心得。
上人肯定大家合和互協成就此次演繹。「經藏演繹是引法入心、貼近佛性的方法。只要用心,『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』;心與道理會合,清淨的本性就會浮現,而能從凡夫地走入佛法。」
隨著時空轉變、倫理道德淡化,現代父母實難為。上人表示,藉由音樂手語劇讓大眾融入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的經文,可以重新提倡孝道。「孝道不滅,家庭才能和睦;否則未來社會家不成家,會更加混亂。要藉此導正失序的人心回歸正軌。」
佛陀為「一大事因緣」來人間,就是要調和人心。上人強調:「佛法不只是用說的、也不只是在舞臺上演繹,要藉以扮演好此生『人間菩薩』的角色。『菩薩』並非佛龕上的塑像,只要有愛心、有善心,覺悟人生道理,能以歡喜心付出助人者即是。」
上人期勉大家維持這分精進心,定期共修、分享,把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。「要合不簡單,要散很容易。要運用這分已經凝聚起來的愛,做自己所說、說自己所做。只要結合眾人的道心,展現團體的合和互協之美,就能帶動人人攜手朝同一方向發揮力量,為更多貧苦人拔除苦難。」
聚眾善,拔苦難
去年底美國桑迪風災過後,美東慈濟人在急難時期供應熱食、致贈現值卡及生活包,讓突遭災難而手足無措的受災民眾應急;其後又應美國政府請託,援助非法居民,迄今賑災腳步未歇。
「有人經常吃滿漢大餐,已經食而無味了;當飢餓缺糧時,只要給他一碗飯,就會覺得這真是人間美味。在最迫切的時候,真正能救人性命的是及時一碗飯,不是滿漢全席。」
十二日與美國慈濟人談話,上人以此譬喻,慈濟賑災原則是應其急需而給予,助解燃眉之急;桑迪過後,菩薩湧現,此刻要積極把握「人間菩薩大招生」的機會,用心引導人了解慈濟、認同投入。
「推動『竹筒歲月』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,付出一點點就能為天下苦難盡一分力;最重要是持續發善心,滴水成河、粒米成籮,點滴凝聚助人力量。這是一種方便接引——不只增添行善拔苦的力量,也能將正信佛法推展到各地。」
上人叮嚀大家把握人才,趕緊「整隊」——平時透過培訓,帶動有心投入志工者深入靜思法脈精神理念;一旦有事,就能大開慈濟宗門,共同走入人群付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