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 關欲門,開啟智慧之門
◆8‧3《農六月‧二十一》
【靜思小語】
人類是地球的破壞者,也是拯救者;拯救地球唯一的方法,就是拯救人心,不要輕視自己一點點力量。
止欲守戒,保護慧命
「世間的苦難,不只有貧窮困苦,家財萬貫若貪欲濃重,也永遠苦於不滿足。」晨語時間上人開示,貪欲愈大,煩惱愈重,惡業自然造得愈多。
「要防止造作惡業,就要先關欲門,開啟智慧之門。」上人表示,調伏欲心,遵循戒律,能防止犯錯,保護自我慧命。
有的人做善事有所求——求平安、求事業順利、求福報等。上人說,這般付出有所求的行善,就是「有漏善」。
「有所求就有煩惱。慈濟人不只『付出無所求』,還要『感恩』,無論多麼辛苦,都甘願做、歡喜受。即使遭遇逆境,也能夠明因知果,不怨天尤人,以智慧接受。」
救人心,才能救地球
南太平洋友邦國家吉里巴斯、馬紹爾群島、諾魯、帛琉、索羅門群島等五國環境部長,應環保署之邀來台開會,一週前專程參訪慈濟內湖環保站。
索羅門群島森林環境暨保育部柯瑪克札部長表示,原本疑惑有必要花一個半小時參觀資源回收站嗎?但看到慈濟環保站內整齊、無臭的環境,以及高齡有活力的志工,讓他有了不同的想法:「環保要從源頭改變。證嚴上人說『人的欲望如野火,貪婪如洪流』,讓我深刻體會清貧生活的重要。唯有人可以淨化地球或破壞地球!」
早會時間,看了這段新聞影片,上人說:「慈濟環保志工流汗付出,不是為了利益而做,只是一心呵護大地;以這分愛的付出支持大愛台,讓清流繞全球、淨化人心。這樣的精神讓外賓讚歎與感動。」
柯瑪克札部長曾於今年三月來台六週,看到台灣民眾競相追求豪宅,在家時間卻愈來愈短;啟發他改變原本在自家搭建敞屋的想法,蓋了一間令親友跌破眼鏡的「窄屋」,並在前後院種植蔬果。部長參訪內湖環保站後,發願持續推動「窄屋計畫」,讓人人知道「屋寬不如心寬」的道理。
新聞報導,高雄梓官鄉海岸線受海水侵蝕,五十年來退後逾兩百公尺;居民只能留著有名無實的土地權狀,讓下一代知道和大海爭地的無奈。
「科學家預言,南太平洋的某些島國,再過幾十年後就會沉沒海底。所以各國憂心忡忡,力求減緩溫室效應的方法,才能守住國土。」上人嘆道,充滿生命力的地球,是宇宙間最美的一顆星球;然而,居住其上的六十多億人口欲念無止境,貪念洪流、欲念野火,正以驚人速度吞噬這顆美麗星球。
「人類是地球的破壞者,也是拯救者。拯救地球唯一的方法,就是拯救人心;唯有人們關起貪欲之門,才能減緩氣溫升高、洪流沒地。不要輕視自己一點點的力量!」
小善念凝聚大力量
「『六度』以布施為首。慈濟成立之初,我推動『教富濟貧』,鼓勵有能力者幫助貧苦人;後來更進一步推動『濟貧教富』,鼓勵貧困人也發善念做救人的人,旨在淨化人心。」與黃安捷居士等人談話,上人分析布施觀。
四十多年來慈濟四大志業、八大腳印,皆是為了「搶救生命、保護慧命」而做,且堅持守住清流不偏向;這背後支持的力量,來自會員點點滴滴善款灌注,分分秒秒在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中流動、運轉,成為推展清流的力量。
「募款不在金額大小,重在募『心』——要凝聚人人的愛心,聚沙成塔。若人人樂於付出,社會將愈來愈好。」上人以此致勉眾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