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二~二十三日 戒慎虔誠,不失天良
◆8‧22~23《農七月‧初十至十一》
【靜思小語】
人不喪失天良——天性良知,時時戒慎虔誠,上天才有好生之德。
惡念之害
「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」中有段故事——
有個屠夫買了一頭牛,準備帶回屠宰場宰殺。牛使勁抗拒,儘管受到屠夫抽鞭怒打,仍不移步,至氣力竭盡,才被屠夫拖著走。途中經過一富戶門前,牛一見到富人,竟落痔}膝求救。
富人見狀極不忍心,遂向屠夫出價。屠夫原本開出八千銀元高價,旋即想起方才牛蠻強不屈之態,痛恨在心,轉而向富人表明定要親自宰殺,即使出價萬貫,亦不肯賣。
是夜殺牛之後,屠夫將牛肉放進釜中烹煮;至翌日天將亮時,起身欲試牛肉滋味。過了幾個時辰,妻子未見其返,前往探看,竟發現屠夫上半身入釜中,已與牛肉一起煮爛……
晨語時間上人舉此故事,解釋《水懺》經文「或因貪起殺,因瞋因癡,及以慢殺;或興惡方便,誓殺願殺,及以咒殺」,說明當惡心遇到「緣」,就會不擇手段造作惡行。
「屠夫一念惡心起,非親自殺之不可,此惡念實是可怕!不但欲殺之,還要食之,惡上加惡,遂現做現報。」
上人表示,心起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念,會造作惡業,所以要時時警惕,顧好自心,絲毫不能偏差!
戒慎防災
「感恩!」狄恩颶風以五級強度對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帶來莫大威脅,所幸未釀成重大災情,上人懸掛多日的心終能緩解,早會時欣慰而言。
「人人應時時戒慎虔誠。『戒』,就是守規矩,不喪失天良——天性良知,上天才有好生之德。」上人表示,人實在不能太自大,認為人力勝天,那是不可能的事。
「一個颱風便能籠罩全台,聖帕颱風造成蘇花公路坍方,土石如瀑布般直瀉而下,正是因為過度開發,水土無法保持。」上人憂切指出,現在最擔心的,是大地仍不斷受到破壞,「近來幾次強大颱風,都能平安度過,要感恩上天有好生之德,更不能再破壞大地了!」
離非懺過
「對許多水棲生物乃至於溼生類而言,水就是牠們的命脈;然而人類為建設而填湖增地,使水中生物喪失生存空間,無異於趕盡殺絕,實也是殺生造惡業。」
晨語時間上人解釋《水懺》經文:「或破決湖、焚燒山野、畋獵魚捕,或因風放火、飛鷹放犬,惱害一切。如是等罪,今悉懺悔。」
「人自以為可以勝天,而欲征服山地,大舉破壞山林,使大地失去水土保持功能,終招致災變頻仍。故天災實與人為息息相關。」
上人再言,舉凡張網捕魚、設陷阱捉動物,指使鷹與犬追捕獵物,使山林生物常懷懼怕……人類實則造惡造業不斷。
風,是流動的空氣。有火若無風,火不會點燃;沒有風的助緣,火也無法燒得很旺。「以森林火災而言,火是造罪之具,風是助罪之緣。就如人性本善,但是受到誘引由不得自己,就會去害人,做出錯誤的事。」
上人教示大眾離非懺過,時時培養護生之心,莫因貪瞋癡慢疑心起,而傷害眾生。「人與地球共生息,當地球受到破壞,人亦無法安居。當尊重一切生命如尊重自己;愛護地球、愛惜物命,就是在保護自己的生命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