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515期
2009-10-25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【莫拉克風災重建】
  【特別報導】
  【特別報導】第十一屆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
  曾老師的真心話
  人文教育
  發現歡喜
  喜樂證言‧馬來西亞
  厝編頭尾一起來‧高雄
  寰宇慈濟
  百川歸海
 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(二OO九年九月)
  隨師行腳‧攝影筆記
  晶瑩童心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515期
  寰宇慈濟

寰宇之大,您身旁或許就有付出的身影。
精選新聞,助您隨時掌握海內外慈濟事。


芭瑪豪雨兩度漫淹宜蘭
志工越吊橋涉水路關懷

走過彩繪著泰雅族圖騰的大同鄉寒溪吊橋,進入寒溪村的華興部落,蝴蝶飛舞、空氣清新,野薑花暗暗吐露芬芳。

此處泰雅族人聚居,近年來發展成休閒農業景點,十月兩度遭受豪大雨,超過一千毫米的雨量引發土石流危機,全村七十餘人緊急撤退至寒溪國小避難。度過這兩場氣象局形容為罕見極端的降雨,寒溪村民方保祿說:「大家平安無事,要很感恩了!」

芭瑪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增強產生共伴效應,十月四日驟雨如傾盆灑降蘭陽平原。蘭陽溪水暴漲,三星、冬山、壯圍、五結、蘇澳、南澳等鄉鎮淹水;靠山邊的大同鄉降雨最劇,發生土石坍方。全縣超過八百人撤離。

志工雨中勘災,繞過封閉的橋梁與道路,汪洋下難辨河道或農田。壯圍鄉新南村五十五歲的陳啟男說,颱風來襲,他三十個小時不敢闔眼,憂慮著倉庫裏價值幾十萬的稻穀會浸水。「只差那麼一點點……還好沒被淹到,不然損失慘重了。」水高小腿肚,居民無法烹煮,志工送來兩百個便當。他說:「吃到熱騰騰的便當,感覺很溫暖,這已算是素食中的頂級餐了。」

大同鄉寒溪村華興部落,寒溪大橋和兩條對外聯繫道路中斷,幸有吊橋得以運補物資。十月七日志工入內關懷,吊橋上民眾騎著機車頻繁往返;災後停水,居民取山泉水或以抽水馬達引溪水,將家園清掃乾淨。

橋頭的兩戶人家受土石流侵入,其中一戶八十七歲老奶奶廖櫻桃,頻拍胸脯嚷著:「好嚇人!」孫子返鄉幫忙,看到泥沙堆滿一樓也難以置信,「電視上看到的畫面,竟出現在自己家!」他引領志工查看後山土石崩落情形;大家驚呼:大自然威力真大!

連續四天,慈濟志工動員兩百多人次關懷七百餘戶,致贈生活包、應急金、便當、香積飯、湯包、五穀粉,及協助獨居長者打掃等。

持續受芭瑪颱風外圍環流影響,宜蘭十月十日起再次因大雨釀災,距上次水災不過六天,志工再度啟動賑災。

宜蘭三面環山、一面靠海,慈濟宜蘭防颱救災中心總協調吳宏泰表示,雖然淹水嚴重,但由於水土保持良好,幸無人傷亡;再者,民眾記取莫拉克風災的經驗,當面臨警戒邊緣,村長宣布撤退,大家配合。「我們宜蘭人很純樸,敬天愛地,維護好環境;就算有災,也能化險為夷,全身而退。」
(撰文/黃秀花 攝影/林炎煌)

高雄車禍七死二十一傷
同窗出遊變調 珍惜新生

雙十佳節適逢週末,原是闔家團圓、快樂出遊的好日子,無奈一場意外造成天倫夢碎。

午夜十二點,二十七名台北縣中和市積穗國中畢業校友和親友,搭乘遊覽車前往屏東小琉球旅遊。車子從台北出發五個多小時後,在國道三號南下高雄斜張橋路段翻覆,包括司機在內,二十一人輕重傷、七人往生。

高屏地區慈濟人前往高雄義大、榮總及屏東基督教醫院關懷,送上祝福和急難慰問金,安撫傷者情緒,也為往生者念佛,願亡者靈安、家屬心安。

林爸爸、林媽媽步伐倉促走入醫院,兩人一路祈求孩子平安,此刻心急著想見親愛的孩子,卻在前往祈念室的短短路程上,希望幻滅了。

凌晨還跟父母歡喜道別的孩子,如今傷痕累累,獨自躺在冰冷的木板床上,再也無法回應母親的呼喚。林媽媽傷痛欲絕、情緒崩潰,林爸爸則是強忍悲傷,不斷喃喃自語……他們的疼與痛,志工感同身受,緊緊摟住淚水決堤的母親。

幸運逃過一劫的張惠筠,兩年前才從慈大社工系畢業,清秀白皙的臉龐上,劃了兩三道傷痕。當志工踏入病房,藍天白雲身影立即安撫惠筠的心,她整頓起惶恐情緒,忍痛說明事發經過。

車子從台北出發後曾在台中清水稍做休息,之後惠筠睡著了,不知道發生什麼事,醒來時就被送到醫院。

雖然只是臉部擦傷,但因撞擊力量大,惠筠到院後全身痠痛,無法坐起。談話中,父母正好從台北趕來,短短幾小時的分別,再見恍如隔世,彼此雙手緊握。

張媽媽說,惠筠出門前她就很擔心,「她從沒搭過夜車,我不斷叮嚀要小心。」媽媽那分沒說出口的怕,還包括前幾天氣象預報提到南部風浪大……

得知有七條年輕生命消逝,張媽媽心裏仍是難過。惠筠說,經過這次事件,體悟到生命脆弱,也感恩現在平安。「生命無常,未來要做好社工工作,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」

吳姓姊妹同時受傷,父母從雲林南下守候。吳媽媽說,雖然女兒平安,想及孩子的同學、朋友,有人往生、有人受傷,她感受同為人母的痛,一點也高興不起來。

慈大大傳系畢業生陳怡婷,紅著眼眶、含著淚水,回憶當時忍痛爬出窗外,造成腳部撕裂傷。「能夠逃過一劫要謝謝老天,未來要幫助更多人,讓生命不空過!」
(撰文/劉慧玲 攝影/陳雅琪)

斯里蘭卡
跨國義診嘉惠山區子民
志工團隊帶動醫療人文

二○○四年底印度洋海嘯過後,慈濟在斯里蘭卡重災區漢班托塔(Hambantota)展開義診、發放、興建大愛屋等援助行動,隨著國立慈濟中學在二○○八年元月啟用,硬體建設移交當地政府後,災後重建終告段落。

因為賑災緣故,接引當地人投入慈濟志工行列,慈濟在漢班托塔成立辦事處,長期招募志工從事訪貧工作,延伸慈善服務。從生活補助到醫療個案,多年來已援助超過兩百戶人家。

有感於當地醫療資源匱乏,民眾就醫困難,遇重大病痛需要手術,有時得等上數月或數年,因而延誤病情。志工希望能服務求醫無門的貧苦患者,本擬定今年三月舉辦義診;但當時斯國內戰正炙,首都可倫坡接連發生恐怖襲擊事件,義診延至八月舉行。

來自新加坡、馬來西亞一百零一位慈濟醫療志工團隊,八月二十七日在拉納普拉省(Ratnapura)卡哈瓦達縣(Kahawatta)具有一百年歷史的基地醫院(Base Hospital-Kahawatta)舉辦三天義診,提供外科、眼科、牙科、內科等服務。

拉納普拉省位於中央山地,人口約一百一十萬;卡哈瓦達縣有三十萬人口,盛產寶石及紅茶,三成為居住北部的塔米爾人(Tamil),隨著寶石礦主與茶莊園主移居到此,多屬低收入勞工。

獲悉慈濟義診消息,瑟文(Selvam) 與詹德拉(Chandra)夫婦十分興奮。十八年前新婚懷孕的詹德拉不小心打翻煤油燈,頸項、前胸、手臂都被嚴重灼傷,頸項肌肉因而蜷曲變形,頭部不能轉動。

當時的丈夫不能接受她的形貌變化而離開,幸而瑟文心生憐憫,兩人相互扶持,也育有三個孩子。多年來雖然瑟文也曾帶詹德拉去醫院就診,然而公立醫院沒有提供這類外科手術,私人醫院昂貴的費用他們也負擔不起。

今年二月,夫婦倆迢迢趕來卡哈瓦達,才知義診因內戰而延後,讓他們頗為失望;此次再度得知義診消息,兩人清晨四點就啟程,搭了四個小時的巴士來到現場。

二十八日下午,詹德拉被送進手術室,由新加坡人醫會馮寶興醫師為她開刀;一個小時後,她從手術室走出來,雖然頸項包著紗布,但是精神良好。

「以後她的頭可以自由轉動啦!」想到從此可以和正常人一樣行動,詹德拉歡喜又感動,忍著術後虛弱的身體向醫師頂禮。發自內心的單純感恩,讓人動容。

義診跨越語言隔閡、生活習慣及地域偏遠等層層困難,共嘉惠超過兩千八百位病患。

當地衛生局長卡皮拉及基地醫院院長帕雷拉,深受志工精神感動,今年十月受邀前來花蓮參加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,進一步了解慈濟志業;期盼更多菩提種子能將慈濟醫療人文精神帶入斯里蘭卡,啟發當地醫護投入大愛團隊。
(撰文/楊淑元、林翠蓮 攝影/    鄭錦輝)

 


馬來西亞
弱智子不棄失智母
陋室洗淨真純孝心

四十七歲、患有輕微智能障礙的姜福興,多年來陪伴罹患失智症、尿失禁的七十八歲老媽媽韋四妹。天生缺陷並未削減福興的孝心,他比常人更貼心地為母親準備餐食、洗衣、沖涼擦背,任勞任怨、沒有怨言。

由於母親出門後常迷路,孝順的福興不得不把媽媽留在身邊牢牢守護。一次,福興帶著媽媽在住家附近乞食,引起善心人士注意,提報給慈濟。

福興家中還有一位嚴重智能障礙的五哥,整天到處蹓躂拾荒。志工初次探訪,看到兩兄弟缺乏衛生常識,用已經洗了碗的肥皂水來洗衣,衣服愈洗愈油膩;房間也成了五哥的「貨倉」,拾荒物資堆積如山,家中臭味撲鼻……

「我們看到媽媽背部沾滿黃色粘液,還以為她得了皮膚病。」志工黃寶英說,原來福興道聽途說,以為用「半生熟」的雞蛋在媽媽背上搓揉,可以幫助其「降火」、緩解不舒服。

雖然家中髒亂,但福興把媽媽照顧得無微不至,令黃寶英深受感動。「有些孩子忙著事業,連回家陪父母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;但福興對媽媽的愛很深,不離不棄地關懷。」

今年八月初,三十餘位慈濟志工到福興位於吉隆坡萬繞的家進行打掃。大家合力刷洗,還教福興正確洗碗、洗衣、拖地,並示範如何為老母親洗澡。當天清出兩卡車垃圾和雜物,其中一卡車資源變賣所得馬幣一百三十七令吉歸福興所有。

大掃除後,屋裏空氣清新多了,志工邀福興和媽媽試坐在鋪了新床單的床上。一直以來睡在地上的老母親露出難得笑容,不善言辭的福興笑瞇瞇說著:「今天很開心,屋子現在很乾淨,要謝謝大家!」

看福興亦步亦趨跟著媽媽,從他身上不僅看見人心最單純的「真」、充滿孝心的「善」,還包含了他照顧媽媽無微不至的「美」。
(撰文/郭金桃 攝影/劉美賢)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