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~二十日 莫使覺性蒙塵
◆9‧19~20《農八月‧初一至初二》
【靜思小語】煩惱多則懵懂,懵懂就會造業。
發心立志,成就道場
精舍大殿自一九六九年完竣啟用,至今已四十年;雨天時接縫處總會漏水,加上空間不敷使用,不得不重建。
早課後,上人到大殿前感恩參與的一百五十多位建築志工。「靜思法脈已立、慈濟宗門已開,靜思精舍是靜思法脈、慈濟宗門的『祖庭』,大家要用感恩心、修行心,成就此道場。」
在建築上,上人強調復古的同時,也要善用智慧,適應現代氣候特質,不用空調也能達到起居舒適。「感恩家人一起成就祖庭的建設,人人都是建築慈濟宗門歷史的人!」
雲嘉南「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」於靜思堂圓緣,上人致勉將受證的慈濟人守好心志,以佛心為己心、以師志為己志。「『佛心』,就是大慈悲心;發大心、立宏願、行菩薩道,即『師志』。」
佛陀揭示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,然上人指出:「凡夫心充滿貪、瞋、癡,或貢高、傲慢、貪無厭足等諸多煩惱,使覺性蒙塵。煩惱多則懵懂,懵懂就會造業。」
上人勉眾要了解佛陀的精神、理念。「光有理念不夠,還要發心立志,效法佛陀精神,解救苦難眾生。」
醫病醫心,有恩有情
四十七位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將進入醫院實習,二十日於精舍舉行宣誓典禮;上人以己身的發心立願教勉眾人。
「我一生『為佛教,為眾生』,天天在閱讀人間活的藏經;每個人在我眼中都是一本書,都能給我無限量的知識與智慧。」
醫學教育不斷吸收生命的密碼,如此淵博深奧,上人勉學子要無窮盡去學習。「生命來自於父母,慧命則來自師長。既有心學醫,就要立大願——人生最苦莫過病痛,要不惜辛勞解除病人之苦,立願讓生命在手中得救。」
想到大體老師善用生命,淋漓盡致護持慈濟志業,上人不捨而語哽,深勉師長要教育孩子感恩,並展現尊重與愛的人文。
「大體老師捐出身體,成就醫學生探索生命奧秘、了解人體構造;寧可自身被劃幾十刀,也不希望你們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!」上人殷勉醫學生要培養恩與情;面對無語良師赤裸裸的教育,要深深感恩。
「要用智慧發揮醫療良能。有知識不一定有愛心,能發揮功能卻未必有良能,甚至還可能錯用知識而造業。有智慧則肯定有慈悲心,必能發揮良能。」
每位病人都是一本活的教科書,上人叮嚀同學於臨床見習要多用心,尊重並感恩指導老師及病人。「救人的心就是佛心。期待各位發揮佛心,不只醫其身還要醫其心,成為救人、療治身心的大醫王!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