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~十五日 吸收精純法髓
◆9‧14~15《農七月‧二十六至二十七》
【靜思小語】法髓要精純,才能入心而不產生排斥。
示教生命觀、時間觀
昨日結束十九天行腳。早會時間,上人述及在外見聞,心中交織著感恩與悲痛。「佛陀於兩千多年前即揭示『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』,以及生命在呼吸間之理;在今日都得到了印證。」
地球人口暴增,人類為了滿足所需、追求享樂欲望,使大地遍體鱗傷。上人呼籲:「人類依賴大地生存,脆弱的地球需要養息。只要人心淨化,人人都有一分愛的力量呵護大地。」
欣慰於有五十二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,為募一分愛心、啟動一分祝福,上街頭募款。「這道善的曙光,在濁世裏更顯可貴。」
與海外慈濟人談話,上人表示,天下米一個人吃不完,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;匯聚點滴之力,才能成就助人大力量。
「一如淨土宗強調要先淨心、禪宗強調要先定心;慈濟宗門,要先有慈悲心以及無私的大愛。」上人指出,慈濟宗門若缺少靜思法脈精髓,只是名相而已。
「有熱心,才能走入人群;但光憑一股熱情往前衝也不行,不可或缺『戒、定、慧』。無私、心寬,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。」
上人語重心長教示:「既有心跟隨師父,當磨練自心。如移植骨髓必須精確配對,才能產生作用;法髓要精純,才能入心而不產生排斥。」
明日慈濟大學將舉行醫學系三年級大體老師啟用典禮;傍晚,王曰然老師及人文室張永洲、張純樸向上人報告,十一位大體老師中,有八位委員、榮董與會員。
「生、死,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。大體老師不只以身示教不執著的生命觀,還有時間觀——引導人思考:今天不做,明天是不是能做得到?今年沒完成,明年是否有辦法完成?」
大體老師乃慈大教育人文一大特色,上人期待醫學生要好好珍惜這分大捨。「慈濟人難捨能捨,破除華人入土為安的觀念,以奉獻之心開捐贈大體之風。故師長要教導學子,不能將大體老師視為工具——無情就無恩;有恩有情,未來才懂得將愛用在病人身上。」
反省懺悔,自我革心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,台灣作為日本殖民地,經常遭受美軍轟炸。上人親歷此一時期,曾經在躲避一次空襲後,走出防空洞,看見血肉模糊、宛如人間煉獄的悲慘景象。
「篤信『觀音媽』、『媽祖婆』的村人哭喊神靈為何不庇佑人間?一位白髮、白鬚,身穿長衫的老人說:『不是觀音菩薩不慈悲,是眾生不聽話。菩薩悲憐眾生,眼睛已經哭出血來了!』」此情此景,迄今令上人印象深刻。
十五日早會時間,上人感嘆馬來西亞、土耳其近日亦遭遇嚴重水患。「大地之上屢屢發生災難,是自然環境在嚴格教誡沈迷不悟的眾生。可惜人們總是在災難過後,即忘記曾經有過的慘痛教訓,所以一再自食惡果。」
近幾十年來,全球經過無數次大災大難,大地所受的傷害愈來愈嚴重。上人教示:「面對大自然教誡,要痛定思痛,起大懺悔。」
佛典記載,壞劫時代,眾生所居住的「器世間」會被大水、大火、大風摧毀一空;極少部分倖存的人,因為起大懺悔心,改惡向善,世間又會慢慢恢復。上人指出,懺悔就是洗心,心地要淨化重來。
「起大懺悔心,淨化心靈,是『自我革心』。有懺悔心才懂得感恩、彼此互愛;人人互愛、有情,才能讓世間重獲生機。」
新聞報導,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喀拉蚩,進行齋戒月發放時停電,造成混亂推擠,至少有十八人喪生。上人感嘆一場好事演變成悲劇:「為什麼相互推擠?因為窮怕了也飢餓得怕了,產生私心,怕得不到,所以爭著上前。」
同樣受莫拉克之災,也有人能以超越的心態幫助他人。屏東縣佳冬鄉燄溫村環保志工楊玉琴,大水漫淹到其住家二樓,她卻收容災情更嚴重的鄰居二十多人,供大家吃住。原本可供一家人食用二十多天的米糧,僅兩餐就用罄;但師姊毫不心疼,她表示人能平安就是幸福。
上人讚許她有寬廣的心胸。「這分心寬念純,即是長年累月投入環保工作,疼惜大地、以愛培養而來;故能在災難時發揮『戒、定、慧』,靜定而不驚惶,傾盡所有供應大家,展現智慧之愛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