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日 感恩珍惜每一分「有」
◆9‧8《農七月‧二十》
【靜思小語】「擁有」還想「再有」,心靈欲門愈開愈大,對大地的傷害就愈深。
帶動善效應
「善有效應,惡也有效應;人與人之間可以帶動起愛的效應,也會受到負面影響而招致惡的效應。少數人情緒波動,會影響其他人,產生集體效應。」
與屏東縣長曹啟鴻談話,上人表示此刻最需要的,是讓流離失所的民眾儘快安身立命。「雖然安置在軍營生活無虞,但長遠的居住問題未底定,其心難安,就會有情緒效應。」
二○○二年雅加達大水患,慈濟為紅溪河沿岸貧戶建蓋大愛一村、二村。雅加達當局近年來以慈濟大愛村為範例建設國宅,安頓境內其他貧民。「慈濟人長年累月在印尼無私付出,改善印尼人與華人間久遠來的嫌隙,更帶動起善的效應。社會祥和,人人自能安居樂業。」
此次中央與地方政府迅速撥出土地讓慈善團體建屋,慈濟希望為居住在危險山區的民眾建蓋永久家園。上人說明:「經地質專家勘察,台灣山體已經非常脆弱;氣候專家則提出警告,因全球暖化,風雨將愈益強大。所以,慈濟希望幫助危險山區居民遷移平地,減少損失寶貴生命的悲劇。」
九二一地震後,慈濟援建五十一所學校,採最高標準的結構安全要求,兼顧環保與人文。上人以此為例表示:「莫拉克災後慈濟要建的永久家園,也是從讓代代安居的方向考量,且尊重原住民信仰與文化。感恩企業願意提供生計、就業協助;和合各方力量,協助山上居民重新起步,大人安身立命,孩子安心就學,則未來希望無限。」
上人強調,慈濟要建蓋的是環保、低碳社區,不只是「國際模範」,還要成為「世紀的典範」。「讓國際人士看見台灣從災難中重新站立的嶄新面貌,了解『台灣無以為寶,以愛與善為寶』。期待人人用愛譜寫這段歷史!」
少欲淨人心
午後,抵達慈濟南投聯絡處,上人開示:「生在天地之間,平安最幸福。可惜人在平安中,總是隨著無盡的欲念而追求。心靈的欲門愈開愈大,已『擁有』還想『再有』,永不滿足,對大地的傷害就愈深,傷痕累累的大地最終無法承受而崩潰。」
一九九四年道格、一九九六年賀伯、二○○一年桃芝、二○○八年辛樂克,直至今年莫拉克颱風,都重創南投山區;尤其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後,地層錯動導致山體土石結構鬆動,實難承受大量雨水。
南投信義鄉陳再明師兄賴以維生的果園,在莫拉克颱風中流失了;師兄仍以豁達的心投入救災,膚慰受災鄉親。上人稱許其「心無罣礙,得失自在」,實為菩薩心行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