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日 活出深度
◆10‧13《農九月‧初三》
【靜思小語】
生命的長度無人能規畫,但是生命的深度,可以自己開拓。
不競爭,要競「善」
「『大醫王』是佛的別稱。醫者具大慈悲心、不忍眾生受苦難,即佛心,就能發揮拔苦予樂良能。」上人於台北慈院勉新進醫師效法「大醫王」精神,以精進醫術醫「身」,更要以良好態度醫「心」。
「以前的人說『先生緣,主人福』,要先培養讓人一看就覺得很投緣的親切感,自然能得到病人信任;病人與醫師配合,疾病就容易治療。反之,徒具高超醫術,態度卻讓病患起反感,治療效果也有限。」
慈濟醫療人文,強調醫病且醫心;要達到此目標,上人表示醫師本身須具有高度人文涵養。「除了專業的使命感外,在待人接物上要謙卑、隨和、圓融。能貼近病患的心,真正幫助他們身、心、靈得到安頓,就是大醫王!」
聽取以「心視野、新挑戰」為主題的醫療報告後,上人開示:「生命靠健全的心臟延續,慧命也需要用『心』才能成長。來慈濟,都是有心人;我天天和大家談『心』——若人人心念一致,用心、貼心,就能為天下苦難人付出。」
慈濟醫療志業體已是國際人士向慈濟「取經」的必訪重點,上人提到不少國外頂尖醫療機構在慈院感受到親切溫馨的人文,都表示這股親和力能讓人感到「愛的希望」。
「生命是平等的,慈院以搶救生命為先,不與其他醫院競爭。」上人表示:「若一定要比較,就要比醫病間真誠的愛是否足夠,以『為善』相互勉勵!」
稍後上人對醫療志工開示,勉眾:「人生無常,無人能知自己的生命長度,也難以規畫;但是深度及厚度,可以由自己開拓。在醫院服務,最能體會『健康就是幸福』之理;要提起使命感,在志工崗位上發揮愛,這樣的人生最有深度!」
上人感恩醫療團隊有志工作伴,才能營造出讓國際人士稱歎的人文。「志工菩薩要多付出,以愛和醫護人員、病人互動。人人有感恩、尊重、愛,一切才會『沒問題』!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