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27期
2019-02-01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新訊
  特別報導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親師生‧坦白話
  慈善臺灣
  助人線上
  阿板薰法香
  厝邊好朋友
  老人沒問題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南
  志工人物誌‧屏東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中
  真情映象
  健康百寶箱
  特別報導
  聞思修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最美的笑容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27期
  孩子沒朋友,我很焦慮……
撰文‧李秋月(高雄區慈濟教師聯誼會) 插畫‧鍾庭嘉

問:孩子在學校人緣很不好,我可以出手幫忙嗎?

答:孩子沒有朋友,相信為人父母都會很焦慮,甚至想出手幫忙,這是人之常情,但千萬不可以!有時候事情原本單純,但因父母介入,讓事情變得更複雜,孩子更加沒人緣,反而弄巧成拙。

那要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走過人際關係的挫折期?以下有幾個方法幫助家長:

一、和孩子一起釐清處境

可以問孩子什麼情況下沒有人願意跟他在一起?是分組時沒人願意跟他同組?還是下課時沒人願意跟他玩?或是有人刻意阻擋別人跟他當朋友?當孩子敘述時,別急著下定義或告訴他解決的方法;先專心傾聽,再反問:這種情況下,你打算怎麼做?孩子經由敘述與引導,說不定已找出解決的方法。

二、支持同理孩子

當孩子願意說出心中的痛苦時,代表他已掙扎一陣子,這時候要抱抱他,較大的孩子就拍拍肩膀,告訴他:爸爸、媽媽會陪你走過一切,別擔心。

千萬別翻舊帳:「不是告訴你不要跟某某人玩,你就是不聽話。」、「生日那天要帶糖果、餅乾給全班吃,你就是不願意,今天才會這樣」……如果用這種方式處理問題,孩子會自動「封口」,不再告訴我們遇到的困難,我們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長?

三、陪伴孩子面對霸凌

這是人際關係挫折中最嚴重、最難解決的一環。霸凌大約分:

言語霸凌:包括取綽號、用言語刺傷、嘲笑,恐嚇威脅等。

關係霸凌:排擠弱勢同儕、散播謠言中傷等。

性霸凌:以身體、性別、性取向、性徵來取笑或評論,或是以性的方式侵犯身體。

肢體霸凌:包括踢、打弱勢同儕、搶奪財物等。

網路霸凌:以手機簡訊、社群媒體等網路媒介散播謠言、中傷等攻擊行為。

當孩子遇到霸凌時,也一樣要一起釐清屬於哪一類型霸凌?而且要支持同理他,並告訴他:「沈默不是金,去找導師尋求支援;告訴自己,我沒有錯!錯的是霸凌的人;往人多的地方靠近,讓霸凌者沒機會下手;隨時展現正能量,因為霸凌者最喜歡找弱勢的人,當你展現自信心時,霸凌者就無計可施了。」

以往任教高中時,班上有一位人際關係不是很好的孩子,探究原因,是因為講話不清楚,怕同學嘲笑,所以自我封閉。知道原因後,我暗中做了一些安排,硬推他跟同學互動;例如家政課要分組烹調,請熱心的同學邀他同組,並指定要試吃他做的菜;那天菜做好後,他紅著臉,結結巴巴地請我試吃,顧不得滿手粉筆灰,接過他的菜,馬上一掃而空,口齒不清地說:「好好吃哦!」看著脹紅著臉,但笑容洋溢的他,我知道,他正往突破人際關係上走!

親愛的爸爸、媽媽,若要孩子把人際關係走得穩、突破個人困境,適度地放手與全心全力地陪伴跟關愛,是父母該做的;其他,就讓孩子自己走走看。(霸凌部分參考資料來源: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)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