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27期
2019-02-01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新訊
  特別報導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親師生‧坦白話
  慈善臺灣
  助人線上
  阿板薰法香
  厝邊好朋友
  老人沒問題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南
  志工人物誌‧屏東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中
  真情映象
  健康百寶箱
  特別報導
  聞思修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最美的笑容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27期
  【心靈交流道】

只想抱抱她

二○一八年元月的一個早晨,就讀高三的女孩要去參加春季高考,她搭乘同學家的私家車,卻在上高架時遭後方一輛油罐車追尾相撞。她右腦遭受重擊,手術後又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個多月,命是保住了,眼睛也睜開了,意識卻始終沒有恢復,媽媽從此寸步不離、衣不解帶地守護著她。

爸爸患上了非開放性的肺結核,醫囑要靜養,不能再出去工作;但他一心只顧著去醫院陪妻女,家裏就剩下有中風後遺症的奶奶,日復一日地祈禱孫女的早歸。這一下,家裏的主要經濟收入,竟然是八十二歲謝奶奶的退休工資!

除了社區裏的愛心助老午餐、大女兒定期往返送餐食,上海嘉定區的慈濟志工當即決定,經濟補助的同時,每週末都有一組志工去探訪奶奶。

這天,我們約好帶奶奶去醫院看孫女;兩個多月沒去了,奶奶心情非常迫切。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女孩,雖然之前聽到其他師姊們的分享,經過心理建設,都不如親眼所見來得震撼。

這個女孩十分秀氣單薄,只比我的大兒子大四歲,正是寶貴的少年時期,卻只能這樣半昏迷地躺著;她的頭顱癟進去那麼大一塊,以後還能恢復正常的思維嗎?孩子的媽媽幾乎避免和我們眼睛對視,她只看著女兒;不是不理我們,是怕在我們的眼中看到情緒吧! 就像我,當時父親去世後,朋友得知消息,我就很怕在他們的眼裏看到同情。

奶奶艱難地一手扶著床的欄杆站著,另外一隻手去撫摸孫女的臉,一直低聲喊著孫女的名字。「奶奶想你,卻沒有辦法過來看你,你要原諒奶奶!我早上起來想你,上午一個人坐在那裏想你,吃飯的時候想你,看電視的時候想你,晚上睡覺的時候,我抱著你的玩偶,還是在想你……」

昏迷著的女孩睜開了眼,這時我才注意到她的眼睛原來那麼漂亮,黑黑的瞳仁,一直看著奶奶。本應該是靈動的雙眼,現在卻只是直直的,真是讓人心生遺憾。她的雙手緊緊地攥著,左手中間被媽媽塞了一隻小布偶。

我湧起強烈的念頭想摸摸她。我的孩子們從小就喜歡被媽媽撫摸,所以我也想給她一些溫暖;在得到可以觸碰她的允許後,我握著她的手,撫摸她的胳膊;摸到她的手時才知道,可能是因為大腦受傷的原因,手部肌肉一直是攥緊的,就像鳥的小爪一樣。我擔心直接拉開手指讓她受傷,就輕輕撫摸著她的手背,一根根地活動她的手指,幫著拉拉筋,慢慢打開她的手掌。女孩的媽媽說,要經常活動她的四肢,否則肌肉會僵化萎縮。

她的手臂瘦弱單薄,沒有我大兒子的肉一半多。這常年寫作業的手,修長挺直,中指有薄繭;指甲被修得整齊乾淨,身上皮膚很清潔,沒有長時間臥床的味道。可見媽媽照顧得非常好,同時也可想而知其中有多麼的辛苦。

如果沒有這個意外,她將在那天參加高考後,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,那麼今天她將是一名正在校園中青春飛揚的美少女!可是如今她這樣躺著,若我是她的媽媽,我的心也要碎了。

我想起奶奶家的佛像前,供桌上的香爐裏香灰滿滿的,一定是奶奶在家經常祈禱。原來人生這麼多無常的事情,每個人都那麼痛,那麼苦。

佛教〈三皈依〉有一句:「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。」眼前這一幕,讓我忽然領悟了「體解大道」的意思,有心修行,只是學習理論是不夠的,還要身體力行,在做中感受大道。通過訪視,體會眾生的各種苦,才會由衷地見苦知福,由衷地對他人生起慈憫心。

上人讓我們在做中體悟,就是讓我們積累一毛一渧的善行,讓還在虛妄中的我們積累更多的福報;如果更能深入經藏,與法印證,就增長了我們的慧命。

一切我們曾經追求的、所執著的,在生死面前都顯得無足輕重。那麼每個生命呈現的種種姿態,到底是為了表達什麼呢?生命用生命的方式,要喚醒我們的又是什麼呢?

看著悲傷中的每個人,這時候語言真是無力啊!我們分別摟著姑姑和媽媽的肩膀,用力抱了一抱,除此之外做什麼都覺得很多餘。畢竟金錢的幫助是有限的,陪伴卻會成為精神上的有力支持。未來的日子裏,陪伴還會繼續,女孩要加油,我們志工也要加油。

感恩慈濟讓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人生,在做的過程中多用心、多思索,才會由體悟到解悟。祝福每個人都可以在付出中福慧雙修!

上海 田玫

 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