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慈濟月刊第627期
2019-02-01
  靜思晨語
  社論
  心靈交流道
  無盡藏
  新訊
  特別報導
  靜思精舍生活禪
  親師生‧坦白話
  慈善臺灣
  助人線上
  阿板薰法香
  厝邊好朋友
  老人沒問題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南
  志工人物誌‧屏東
  志工人物誌‧臺中
  真情映象
  健康百寶箱
  特別報導
  聞思修
  百川歸海
  衲履足跡
  最美的笑容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月刊 / 第627期
  十二月十五至十六日 從事相印證法理

12.15~16《農十一月‧初九至初十》

【靜思小語】蓮花盛開同時結果,如學佛同時力行,增長慧命。

辛苦也值得

臺灣在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發生的嚴重震災,將屆滿二十周年,慈濟從急難救助到短、中、長期的援建與關懷,長時間投入人力、物力與心力,有難以道盡的無常悲苦實相,以及人間互助的感動事蹟。

十五日,與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等主管談話時,上人說及,在九二一大地震二十周年之際,可以彙整、呈現慈濟自災後的付出,以詳細的數據和文史紀錄,讓臺灣鄉親了解「慈濟為臺灣做了什麼」;尤其是五十一所希望工程學校,還有近年來在幾個鄉鎮為校舍老舊損壞的學校建設「減災希望工程」,都要一一追蹤、整理,並且表達慈濟對教育的重視,維護師生生命安全、身心健康的用心。

除了重大災難的救災與關懷,慈濟在臺灣各地的慈善援助個案,包括意外急難的援助以及長期照顧戶、關懷戶等,數據也要統計清楚,加以報導披露。

「國際賑災的數據也可以詳細說明,從臺灣挹注的力量有多少,各國慈濟人就地取材所做的又有多少,都要說清楚、道明白。五十七個國家地區有慈濟志工,大多是自行募款做志業,並不是由臺灣慈濟本會撥款支援。」

上人提及行腳時,聽聞各地慈濟人談九二一賑災動員經驗,談出了很多早已淡忘的事,志工的付出令人動容。即使以簡易屋搭建的大愛村早已功成身退,但是從大愛村拆卸、回收的簡易屋還在臺灣各地的許多環保站、聯絡處繼續發揮功用。

上人指出,若非當時快速搭建簡易屋讓受災鄉親安身,安心謀生計,安度等待重建的三、五年,災區也無法這麼快恢復元氣,「雖然很辛苦,但是知道有這麼多人因為慈濟而安定、因為慈濟而得救、因為慈濟而翻轉人生,再辛苦也值得!」

耐看有質感

十六日,陳俊良設計師、傅伯年先生、童光印先生以及丁章權師兄與同修邱麗卿師姊等人,呈上人講述《法華經》之〈序品〉封面設計,德師父、德師父等人在座。

上人表示《法華經》共二十八品,若是每一本的封面設計都一樣會很單調,顯示不出各品的特色。《法華經》以蓮花為經名有其意義,因為蓮花生長於污泥池中,卻能出污泥而不染,而且蓮花是花果並現,花為權、果為實,意謂方便與真實並陳,這是《法華經》之妙。

上人希望封面設計可以讓一套二十八品的《法華經》有整體感,但是各品有不一樣的特色呈現── 有相無相無不相,有與無、權與實,若隱若顯、非有非空,就是法華精神。

〈序品〉作為整部《法華經》的第一本,設計要很慎重,有一個好的開始,後續接連出版就會有信心。「要創作的不是去拍蓮花的相片,也不是採用別人的創作,是要為這一部《法華經》點出魂神,讓這部書是活的,無聲卻能說法,讓人一旦接觸就油然而生歡喜心、提起信心。因為一連有二十八品,那麼多本,若沒有建立人人的信心,無法普遍為人接受,所以要很慎重。」

上人指出,蓮花是花開同時結果,善種子就包覆在花裏,從含苞就開始成長蓮蓬與蓮子,直到蓮花盛開,同時看見蓮蓬與蓮子。就如學佛者行菩薩道,走在佛陀指引的真實道路上,一方面學習、一方面力行,過程中不斷地從事相印證法理,持續成長慧命。

對於內文排版的變動,上人表示現在的人閱讀習慣可能因為使用電子產品而有所變化,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讀者來說,還是偏好傳統排版方式。如果要改,就要改得耐看,吸引人往下閱讀。「很期待書籍的設計要讓人願意打開這本書,從中吸收法,讀得不厭倦,這是最重要的。『年輕趕流行,老人守古板』這樣兩極的看法應該要打開,要讓它耐看、有品質。」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