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是史迪爾氏症
口述/黃光永(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溼中心主任、風溼科主任)
一個月前的一次門診,已過了午餐時間,一位掛到一百多號的病人等了很久,終於坐著輪椅由爸媽推進來。
她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女生,很瘦、四肢纖細。爸媽很憂心地拿著一大疊影印的就醫資料,我翻了翻看,都是臺北、臺中各大教學醫院的病歷,有腫瘤科、感染科、免疫風溼科等,還有因腎臟發炎住院三次的紀錄。
胰臟發炎病因,大多是酗酒、膽結石、血脂高造成,但病人沒有酗酒、肥胖、結石等病症,為何會住院呢?甚至有胃腸科醫師為她做切片,擔心是胰臟癌。
曾經有一次,她因頸部長淋巴結,醫師懷疑是頭頸部腫瘤,要求切片檢驗。這小小手術,卻引發氣喘、血壓下降、呼吸衰竭等危險症狀,逼得她不得不住進加護病房,因此她很害怕做切片,並希望我能協助找出正確的病因。
當天病人剛好穿短褲,仔細檢查後,我發現她的大腿上有紅色疹子。詳問下得知,疹子會因發燒而更多、更明顯,加上她的關節會痛,喉嚨也會痛,因此我懷疑是自體免疫疾病,於是先抽血檢驗,並使用藥物治療。
一週後,報告證實是「史迪爾氏症」,一種血液中血鐵蛋白過高的病症。正常人血液中的血鐵蛋白在兩百以內,甚至個位數,但她卻高達九千多,是成人型的「史迪爾氏症」。
這類患者會發燒、起疹子、喉嚨痛、脾胃腫大、全身偶有發炎症狀,確定病症後,毋須住院,只要在門診打針即可。一個星期後回診,病人看起來很開心,她說:「黃醫師,您就像我生命中的一道曙光,帶給我希望。」
聞言,我的眼淚差點流下來,我真的很感動,也告訴她:「希望下學期,能讓你趕快回學校上課。」
如果有人問我,當醫師何時最快樂?我覺得當醫師最快樂的事,就是聽到病人發自內心的感謝!
(王桂涓、黃玉櫻整理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