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體免疫疾病
口述/賴寧生(大林慈濟醫院院長、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)
上星期在病房有兩個病例,一個是「多發性硬化症」,屬於免疫疾病的一種,專門攻擊人體的神經系統。
病人是二十歲女孩,三年前右眼受到疾病攻擊,視力只剩下零點二。兩個星期前,她因為感冒突然失明,左眼看不見,一樣是受免疫細胞攻擊所致。
幫她治療了三、四天,使用類固醇仍是不見起色。很擔心她會永遠失明。
她的家境不太好,有一種生物製劑叫「莫須瘤」,文獻報告效果很好,但是非常昂貴,一個療程大約要二十萬元。
這種情形下,我實在是開不了口。但那天查房踏進去,為免遺憾我還是鼓起勇氣講出來:「有一個藥,我們試試看,不過要二十萬,你們不用擔心,我來想辦法。」我拍拍他父親的肩膀,把擔子放在自己身上,但其實二十萬也不是小數目,要怎麼辦?
不過踏出病房後,心裏覺得非常輕鬆,也開始尋找資源。因為這關係到視神經組織,不能耽誤太久,兩、三天內一定要處理好。
沒想到,有心要做事,幸運就跟著來了!不久,善心醫療資源就回覆:「這二十萬我們來付。」
我馬上拿到藥,幫女孩注射後,過了兩天,她說:「我看到光線了!」再去查房時,她已經可以看到我的身影。看到病人獲得好的治療,我的內心實在非常高興。
第二個案例是紅斑性狼瘡,病人從其他醫學中心轉過來時,發高燒合併壞死性血管炎。
「壞死性血管炎」是淋巴細胞破壞血管,血管在短時間內被破壞,不積極投以免疫治療,百分之百死亡。
病人在他院時已經休克,尿液也沒了,兩個星期內就會達到洗腎的地步。家屬很擔心,詢問能否做積極性治療,醫師便建議他們轉來大林慈院試試看。
又是一個重大責任!
病人有休克、敗血症、瀕臨洗腎、肺部積水等多重問題,要用藥但又不能施以太強的免疫治療,以免一發不可收拾。只好一邊治療一邊評估,最後加上標靶療法,一步一步細心照護;看到病人的尿液從七十西西逐漸增加到七百西西,腎臟功能慢慢恢復,心裏總算鬆了一口氣。
上人在建立醫療志業時,選定了一個最難的課題叫「人文醫療」。遇到困難個案,我們勇敢承擔,也但願上人的苦心悲願,身為醫療志業體的每一分子,都要勇於承擔。
(魏玉縣整理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