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遇見更好的自己
2015-05
  改變社會的靜默力量
  愛讓明天更好
  人心不能降伏,要啟發
  堅持,就會看到希望
  找回生命陽光
  不勞碌,很歡喜
  護大地,環保要持續
  跨進愛之門
  一分學習,一分收穫
  世界需要善循環
  服務人,比被服務有福
  就是愛做「傻事」
  真正的富足
  善力,不是來自錢
  以心為墨
  正視擁有,莫嘆失去
  作別人生命中的貴人
  開啟心的力量
  眾力成就不凡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道侶叢書 / 遇見更好的自己
  人心不能降伏,要啟發
◎陳美羿

蔡天勝,一九六○年生
餐飲業人員
反毒宣導志工
 
出獄後的回籠率約八成;
愛與包容,堅定了我從善的心,
希望自己也能給「每一個當初的我」
有重新被接納的機會。

 

十六年前,我因為販毒入獄,獄中的日子就是看書和練習寫字。一開始抄寫《心經》,但看不懂《心經》的意思,隨手拿起較淺白的《靜思語》抄寫,沒想到邊寫邊想,愈寫感受愈多。

不久,母親坐著輪椅來探監。她的脊椎才剛開完第四次刀,看著她從輪椅站起來,扶著四腳助行器走向我,一不小心摔倒了,父親使盡力氣也沒辦法扶她起來。近在咫尺,看著兩個老人家在地上掙扎,我瞬間崩潰……

在管理員的協助下,母親起身坐穩。拿起對講機,我哭著說:「身體不好,怎麼還來?」母親說:「我來看我的心肝仔囝。」那一刻,我恨不得「早早就死掉」,免得如此折磨父母,但也因此整個清醒了。

 
***

小時候,我還算聰明,成績不錯,當過班長,也領過市長獎。上國中後,誤交損友,開始蹺課、遊蕩、抽菸;高中時,打架、偷竊、參加幫派。退伍之後,做起大家樂組頭、吸毒,甚至鋌而走險販毒,才鋃鐺入獄。

收押在臺中看守所,一審被判無期徒刑。我覺得這輩子「完了」,但還是慓悍、憤怒,絲毫不懂得檢討自己。直到那次父母來探監,才徹底瓦解了我冥頑不靈的心,看見自己原來是這麼的不孝。

晚上睡不著,我找書來看,看到一本《了凡四訓》。了凡先生天天懺悔、止惡行善,花了三年時間改變命運,我也決心要改變自己的命運。

模仿了凡先生,設計了一張功過格,記錄自己的善行或惡念,好的用紅筆記,不好的用藍筆記。我努力幫助老弱殘障的獄友,替他們提熱水、洗內衣褲,但是無明的習氣還是一下子改不過來,剛開始藍的多,紅的少;慢慢地紅的增多、藍的減少。短短不到兩個月,我知道我的命運會改變。

我開始茹素,天天虔誠念佛、拜佛、懺悔,找善書來讀、抄大悲咒。獄友看我那麼用功,覺得我是「異類」,揶揄叫我「師兄」,我不以為意,盡力在獄中行善、充實自己。

第一次看到《慈濟月刊》,我一讀再讀,非常感動,心想如果有機會出獄,一定要去慈濟當志工。我寫了一封信向證嚴法師表達心願,同時請父親到慈濟臺中分會,請購法師的著作寄到獄中給我。

被判無期徒刑,上訴到最高法院時,獄友都勸我否認到底,我卻自有定見。出庭時,我一五一十將所有罪行交代清楚,並且發露懺悔。法官見我誠懇認錯,意外地從「無期徒刑」改判八年徒刑。

卸下大腳鐐,我再一次寫信給證嚴法師,發願要當慈濟人,將來往生後要捐贈大體。靜思精舍常住師父時常寄來書籍、錄音帶,陪伴我度過在監獄中充滿希望的每一天。

 
***

八年牢獄,服刑六年後假釋出獄,我已經四十五歲了。

出獄一個月,我應徵到麵包師傅的工作,做麵包是在監獄裏學的。為了參加慈濟,我騎著摩托車到臺中分會,繞了兩圈,自慚形穢,就是不敢進去。後來,鼓起勇氣走進去,又不敢說要捐錢,請了本《靜思語》就匆匆走了。

我改以打電話表示:「我想捐錢……」慈濟委員楊秋霞來家裏拜訪,我羞愧地說出自己是個「更生人」。想不到楊秋霞哈哈大笑說:「我過去開酒店!慈濟大門是敞開的,只問當下,不問過去。」從此,楊秋霞就帶著我在慈濟做志工。

經過師兄師姊的安排,我跟其他三位更生人有緣見到證嚴法師,法師看著我說:「浪子回頭。」接著又說:「懸崖勒馬才是真英雄。」我當場淚流不止。

善念的啟發只是開個頭,大錯容易改,小習氣卻不斷——心直口快,個性急躁、衝動、莽撞……能夠恆持走在正確道路上,是慈濟法親無怨無悔地教我、愛我,用慈濟四神湯「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」來澆灌我。

經過見習、培訓,我終於受證成為慈誠隊員;只要有志工勤務,我都儘量去做。我是更生人,舉凡酗酒、吸毒或出獄的個案,師兄、師姊都會要我去輔導,也因此有機會認識很多「同學」。

一位在醫院擔任看護的師姊,請我去關心「吸毒後跳樓受傷」的年輕人。這位年輕人才三十幾歲,卻已經吸毒十七年,母親為他花費近千萬;他兩次跳樓,都幸運僅受輕傷,這是第三次,腿斷了,脊椎也受傷。

我用心規勸他,然而意志不堅的他再次失足。我不氣餒,天天到他家陪他,也請其他師兄來助緣。幾番「拉扯」,他發誓一定要戒毒成功,和母親一起進入慈濟當志工。

 
***

我的故事經過報導,許多吸毒者或主動、或被動來找我「輔導」。對於這些求助者,我都以過來人的心情想「拉他們一把」;但是經過兩、三年後,我體會到「慈悲要加智慧」,不能只是一頭熱。想戒毒、想改過,都必須自己有覺悟。自己有決心和毅力,加上旁人的助緣,才能成功;否則別人再怎麼苦口婆心和拉拔都沒用。

九年前,我和朋友合夥在臺中開了一家素食餐廳,一方面推廣素食,一方面提供就業機會——店裏的員工都是「同學」。

在那麼多「同學」中,林朝清是我真正的「同學」,我們是在獄中認識,他先出獄後又回籠,等我出獄加入慈濟後,他在第三次出獄時來找我。我跟他說,證嚴法師勉勵我們要「浪子回頭」、「懸崖勒馬才是真英雄」,我們一定要有志氣,不要再被毒品綁架。

林朝清的媽媽陪著他一起在素食餐廳幫忙,餐廳的生意非常好,「同學」們都能吃苦耐勞,酷暑在火熱的廚房揮汗烹煮,嚴冬在冰冷的水裏洗菜、洗碗盤。休假的時間,我會帶著他們去做環保。

這期間,我接觸過近百位吸毒者,過程中也會有壓力,也會有挫折感。但一想到證嚴法師的壓力,勝過我十倍、百倍,我就又朝著目標繼續前進,並鼓舞自己——再加把勁!

曾經最令我痛心的,莫過於阿隆了。他多次進出監獄,家人幾乎都放棄他了,後來我帶他去做環保,鼓勵他一定要痛改前非。誰知道意志力不堅的他再次染毒被逮,媒體斗大的標題寫著:「慈濟志工吸毒又破功」。我無語問蒼天——他只是剛來慈濟做環保,怎能稱為慈濟人呢?

帶人帶成這樣,我覺得愧對師父、愧對慈濟。對阿隆,我是要放棄?還是繼續努力?最後,「不捨眾生」四個字戰勝了,我跟他「攤牌」說:「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,你要不要?」

阿隆終於醒悟了,痛下決心改掉惡習、嚴持戒律;他參與見習、培訓,發誓做一個守十戒的慈濟人。證嚴法師曾疼惜地對我說:「這個區塊不是一般人能做的。」雖然經常身心俱疲,但每每歲末祝福時,看到有「同學」痛改前非,受證為「慈誠」時,坐在臺下的我,都會喜極而泣。

 
***

二○一一年大愛電視臺製播了我的故事,五集的長情劇展《破浪而出》,後來剪成九十分鐘的版本,送給法務部和教育部各三千六百份,我也接受邀請到各監獄和學校現身說法,宣導反毒。

這段期間,我跟著陳乃裕師兄跑遍臺灣各監獄,以及大、小學校。感恩慈濟的家人,無論我到哪裏,都有當地的志工殷勤接待我,讓我備感溫暖。而我的餐廳就靠「同學」經營,有人學成「出師」,可以獨當一面,我也鼓勵他去創業開分店。

幾位長年關懷受刑人和更生人的慈濟志工,知道我到各地現身說法,疲於奔命,蠟燭兩頭燒,以致經濟及健康都出現警訊,為了讓我的菩薩道路走得長久,協助我開創了第二份事業「菓子工坊」。

我記得小時候,從事糖果餅乾製造業的父親,在家裏辛苦地用純手工去做「好的東西」,那香甜的味道,令人感覺好幸福!我謹遵父親的遺訓,嚴選食材,沒有不良添加物,希望生產的健康餅乾、點心,讓人人吃得安心、快樂。

現在我還是到各地現身說法,監獄、學校、軍中……在家的時間,和弟弟一起照顧年邁且身體不好的母親。不管在哪裏,我天天誦經,念佛、拜佛,發願、懺悔;我告訴自己,一定要嚴守戒律,不能再出一點點差錯。

二○一四年六月三日,我和林朝清到臺北接受「全國反毒有功人員」表揚,當副總統吳敦義先生將獎盃交到我手上時,真是百感交集——一個曾經吸毒、販毒,被判無期徒刑的「毒蟲」,現在居然成了「反毒有功人員」。想想如此大的反差,令我無比羞愧、更有深深的感恩。

羞愧的是,沈淪「毒海」的荒唐歲月,危害社會,傷透父母的心;感恩的是,慈濟不咎既往,用愛與包容,接納我、教育我,才有今天的我。我乘著到花蓮宣導反毒的機會,將獎盃呈給證嚴法師,他欣慰地笑了,慈祥地說:「恭喜你!」

當慈濟志工至今剛好十年,希望自己也能像當初別人給我溫暖一樣,給「每一個當初的我」有重新被接受的機會,真的做錯了,就是懺悔,只要能夠痛定思痛,慈濟人永遠都會張開雙手,懷抱每一個迷途知返的人。

 

愛是傳家寶

◎林朝清

這張相片是我這輩子最高的榮耀,是傳家寶。

我要讓子孫們知道,我曾經是一個煙毒犯,毒品讓我妻離子散,親朋好友見我如鬼,當所有人都放棄我,連自己也放棄自己的時候,只有慈濟沒有放棄我。

剛出獄時,我身無分文、無一技之長,慈濟師兄、師姊教會我做素食、協助我開家小店。我原是個自私自利的人,是證嚴法師教導我心量要大,要懂得懺悔、感恩,要誠正信實,要把大愛傳出去,讓社會祥和……

五年多來,我和蔡天勝師兄(上圖左)走遍全國各大小學校、各地軍營,以及各監所做分享。當我們去握手、擁抱一個個受刑人時,我的眼眶是紅的,肩膀也溼了——是那些硬漢的眼淚;他們在耳邊輕輕對我說:「師兄,感恩你,師父的愛,我們感受到了。」

我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,是跟證嚴法師合照。師父如慈母般,對我們說:「來啦!一人站一邊。」師父是如此疼惜弟子,他給我們的責任和使命,我會永記於心;雖然,我的生活不富有,但我相信,心中的大愛,是無價之寶!

 

【小辭典】

慈濟十戒

凡受證成為慈濟委員、慈誠隊員,都必須遵守「慈濟十戒」,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。這十戒包括:一、不殺生;二、不偷盜;三、不邪淫;四、不妄語;五、不飲酒;六、不抽菸、不吸毒、不嚼檳榔;七、不賭博、不投機取巧;八、孝順父母、調和聲色;九、遵守交通規則;十、不參與政治活動、示威遊行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