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神秀禪師——北宗禪之祖
  我讀《神秀禪師——北宗禪之祖》
  所有的修行,本質上都是工夫
  重尋神秀大師的法跡
  黎庶塗炭,少年熒陽請糧
  東山之法,盡在秀矣
  拜俗爭議,「威秀」登場
  融通天台、弘傳《楞伽》
  稟承東山法門
  望塵拜伏,日以萬數
  安史亂後,北宗漸衰
  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
  觀心看淨、不住萬境
  嵩山普寂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道侶叢書 / 神秀禪師——北宗禪之祖
  融通天台、弘傳《楞伽》

南宋時期所編撰的《方輿勝覽》裡面曾提到:「浮屠智顗,自天台飛錫來居此山,並於開皇十三年,創建玉泉寺。」智者大師曾在玉泉寺宣講天台教義,與神秀同一時代的弘景(註二),也在此處持修天台止觀。

因此,傳統上認為,玉泉寺是主要宣講天台教義的寺院,也被視為天台宗祖庭之一。神秀在此駐錫,也對天台學說有相互學習融通之處。

智者大師認為心是「語本」、「行本」、「理本」,在《妙法蓮華經玄義》(簡稱《法華玄義》)(註三)中有云:

心是法本者,《釋論》云:「一切世間中,無不從心造。無心無思覺,無思覺無言語,當知心即語本。」

心是行本者,《大集》云:「心行,大行、遍行。心是思數,思數屬行陰。諸行由思心而立,故心為行本。」

心是理本者,若無心,理與誰含?以初心研理,恍恍將悟,稍入相似,則證真實,是為理本。

從引文可知,心是一切存在的根本,世間一切都是由心所生。心推動思想、想法、念頭的產生(「思覺」),有了思想,就會有言說,所以心是言說、語言的根本(「語本」)。

「心行」指的是心能遍行意、觸、受、想、思等。因為心會產生種種思慮,妄念接連不斷,就是「行陰」(五蘊中的「行蘊」),也就是情感、意志的積聚表現,一切事物和現象(即「諸行」)都是由心而起,所以是「行本」。

通過「語本」、「行本」而得出「理本」,指心能包容並契悟真理,可以涵蓋、映現萬事萬物的道理。

《法華玄義》也提到:

心是繩墨,若觀心得正語,離邪倒說。觀心正則勉邪行;心無見著,則入正理。事行如繩,理行如墨,彈愛見木,成正法器也。

智者大師認為,「觀心」可以證悟八正道中透顯正法的話語(「正語」),並與佛性真理相印,所以觀心乃是成就正法的寶器。

此外,在《摩訶止觀》(註四)中直接肯定心是覺悟成佛、解脫的根本:「舉要言之,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,能成三世無上正覺。」神秀則主張「心者,萬法之根本,一切諸法唯心所生;若能了心,則萬法具備」、「心即是眾善之源,心為萬德之主;涅槃常樂,由真心生,三界輪迴亦從心起。心是出世之門戶,心是解脫之關津」。

綜上所見,從許多文獻對照可以看出,兩位大師對於「心」以及「觀心」的看法是相通的。

雖說對其他宗派的佛學思想多有吸收,但神秀在玉泉弘揚並光大的,仍然是東山法門。

神秀說法,是以《楞伽經》作為要旨,如〈大通碑〉云:

其開法大略,則專念以息想,極力以攝心。其入也,品均凡聖;其到也,行無前後。趣定之前,萬緣盡閉;發慧之後,一切皆如。持奉《楞伽》,遞為心要,過此以往未之或知。

從引文可知,神秀主張通過坐禪專注心念、息滅妄想,極力收攝心念,使意識不攀緣外境,不生起妄念,合於《大乘起信論》中認為心是虛妄的看法:「唯心虛妄,以心生則種種法生,心滅則種種法滅故。」而在開始入門學佛的基礎上,凡夫與聖者(上根的人)都是一樣的,沒有等級上的差異,到達實相的境界也沒有先後的區分。把凡聖、前後等差別屏除,通過修行來達到與真如相契合。

在修行方法的操作上,神秀重視修行者訂定明確的方向;如果修行方向不明確,任何方法都如閉鎖一般,對修行者不能產生正面的影響。進而在次第上,則依序由定發慧,藉由禪定的鍛鍊將智慧逐漸開發出來,所以說「趣定之前,萬緣盡閉;發慧之後,一切皆如」。

由此可知,神秀把握並繼承東山法門重視《楞伽經》的傳統,並以此作為心性修行的法要。

 

【註釋】

註二:弘景(西元六三四至七一二年),或作恆景、宏景(因宋人避太祖父親趙弘殷名諱而改之),唐代僧人,俗姓文,荊州當陽人(今湖北省宜昌市轄下當陽縣)。

貞觀二十二年(西元六四八年),年十五,奉敕剃度,初從文綱受律學,後入玉泉寺學習天台止觀法門,並在寺之南十里處建龍興寺。於唐中宗年間受詔三度入宮,為受戒師。景龍三年(西元六〇九年)奏請歸山,帝允其請,並在道場為其設齋。先天元年(西元七一二年)示寂,世壽七十九。

弘景撰有《順了義論》二卷、《攝正法論》七卷、《佛性論》二卷等,並曾與實叉難陀等人共譯《華嚴經》八十卷。

註三:《妙法蓮華經玄義》,又稱《法華經玄義》、《法華玄義》、《玄義》、《妙玄》,內容凡二十卷。為智者大師講述,弟子灌頂筆記,與《法華文句》及《摩訶止觀》合稱為「法華三大部」,又稱「天台三大部」。

本書詳說《法華經》幽玄之義趣,闡明《法華經》開顯法門的純圓獨妙,內容分「七番共解」、「五重各說」二部分。即以「五重玄義」(〈釋名〉、〈辨體〉、〈明宗〉、〈論用〉、〈判教〉)為骨幹,分通、別二門以釋之。「通釋」乃設「七番共解」,七番即〈標章〉、〈引證〉、〈生起〉、〈開合〉、〈料簡〉、〈觀心〉、〈會異〉等七科,以通解一部經之大綱;「別釋」乃就前述五重玄義一一詳說之,稱為五重各說。

註四:《摩訶止觀》,又稱《天台摩訶止觀》、略稱《止觀》,內容凡十卷(或分上下作二十卷),為智者大師講述,弟子灌頂筆記。《止觀》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,將具體實踐法分成總論略說(「五略」)與別論廣說(「十廣」),詳加解說。

五略為:「發大心」、「修大行」、「感大果」、「裂大網」、「歸大處」等五段;十廣則指:「大意」、「釋名」、「體相」、「攝法」、「偏圓」、「方便」、「正觀」、「果報」、「起教」、「旨歸」等十章。二者並稱「五略十廣」。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