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




神秀禪師——北宗禪之祖
  我讀《神秀禪師——北宗禪之祖》
  所有的修行,本質上都是工夫
  重尋神秀大師的法跡
  黎庶塗炭,少年熒陽請糧
  東山之法,盡在秀矣
  拜俗爭議,「威秀」登場
  融通天台、弘傳《楞伽》
  稟承東山法門
  望塵拜伏,日以萬數
  安史亂後,北宗漸衰
  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
  觀心看淨、不住萬境
  嵩山普寂



人文志業首頁 / 慈濟道侶叢書 / 神秀禪師——北宗禪之祖
  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

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又稱為《大乘五方便》、《北宗五方便門》、《大乘五方便北宗》等,敦煌遺書發現很多寫本,主要寫本有: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的S735、S1002、S7961、S2503、S2058,巴黎國立圖書館所藏P2058、P2270、P2836,以及北京圖書館藏(編號為「生024V」)。由於各本差異很大,有的古卷上甚至有多種寫本,難以合為完整,所以目前並沒有完整而全面的校勘成果。而斯坦因(註三)搜集的敦煌古本S2503上的寫本二及寫本三,分別以《讚禪門詩》、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的題名,收錄在《大正藏》冊八十五中。

對於《五方便》的文獻學研究,多數還是日本學者。久野芳隆分別在一九三七年發表〈富於流動性的唐代禪宗典籍——敦煌出土的禪宗北宗代表作品〉,後又在一九四〇年發表〈北宗禪——由敦煌本的發現而明了神秀的思想〉這些文章中,介紹了P2270及S2058中的幾個寫本予以介紹。而宇井伯壽則是將S2503、P2270及S2058三卷上的寫本重新校勘,發表在岩波書店一九三九年出版的《禪宗史研究》一書中所附的〈北宗殘簡〉(他使用的標題分別是「大乘北宗論」、「大乘無生方便門」、「大乘五方便北宗」以及「無題」)。

較為完善的校勘版本為鈴木大拙整理校訂出「四本校刊本」(註四),發表在岩波書店一九六八年出版的《禪思想史研究.第三》(收入於《鈴木大拙全集》第三編),並推測《五方便》可能是在神秀入滅後不久時出現。本書前章關於《五方便》的介紹,主要根據鈴木大拙本及《大正藏》冊八十五所收寫本。

至於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是否為神秀著作?大抵有四種觀點,目前尚未有定論。(註五)臺灣學者余威德認為《五方便》為普寂所作,但仍應將《五方便》視為神秀系禪法的重要參考,本書亦支持此觀點。

普寂在玉泉寺修行六年,深受神秀重視;後隨其入京,更在神秀示寂後統領門徒。如同《觀心論》中具備對東山法門思想的承繼,我們也當思考,《五方便》或可視為師徒一脈相承下,對神秀思想的整理和再發展。

 

【註釋】

註三:斯坦因(Marc Aurel Stein 1862-1943),英國探險家。原籍匈牙利,猶太人,後入英國籍。世界著名考古學家、藝術史家、語言學家、地理學家和探險家,國際敦煌學開山鼻祖之一。他是今天英國與印度所藏敦煌與中亞文物的主要搜集者,也是最早的研究者與公布者之一。從一九〇〇年至一九三一年期間進行了四次著名的中亞考察,考察的重點地區是中國的新疆和甘肅。

一九〇六年至一九〇八年,其於第二次中亞探險發掘古樓蘭遺址,運走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二十四箱佛經和五箱刺繡和繪畫,敦煌文物轟動整個歐洲。著有旅行記《沙漠契丹廢址記》和正式考古報告《西域考古記》五卷。

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六年進行第三次中亞探險,重訪尼雅、樓蘭遺址、敦煌,再次取得大量文物。這次還發掘了黑城子和吐魯番等地的遺址,發掘大量佛經、文書和雕塑,共計四千件;這些文書中包括西夏文、漢文、梵文和吐蕃文等多種文字。在考察之後,他寫下了《亞洲腹地》(Innermost Asia)和《在中亞的古道上》。

其中亞探險所獲敦煌等地出土文物和文獻,主要入藏倫敦的英國博物館、英國圖書館和印度事務部圖書館,以及印度德里中亞古物博物館(今新德里印度國立博物館)。

註四:鈴木大拙四本校刊本之依據為:

第一號本:S2503上的寫本二。

第二號本:S2503上的寫本三。

第三號本:P2508、P2207上的幾個殘本。

第四號本:S2503上的寫本一。

註五:學者李幫儒於其博士論文《神秀研究》中列出學界對於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著述的四種觀點,扼要整理如下:

認為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為神秀所著:高令印等人。

認為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為神秀弟子記述:楊曾文、印順、洪修平等。

認為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能代表神秀、北宗思想,並認為此書為神秀一系重要禪法:潘桂明、吳立民、余威德等。

認為《大乘無生方便門》非神秀弟子所著,且不能夠代表神秀禪法:胡適、杜繼文、魏道儒等。

 

Bookmark and Share
 



Copyright ©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,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。 版權註記